第466章 交心(第2页)
“原来谢小将军也不容易,”元熹的声音柔和了许多,带着一丝同病相怜的理解,“其实这内宅做战场的,又岂止谢家?我从小就是在深宫中的明枪暗箭中长大的,那些手段自然也都见过。然则,都道是‘出淤泥而不染’,谢将军,你就是这样的人。你不必理会旁人的闲言碎语,真正慧眼识珠的人也不会为此而看清你,嗯……比如说我。”
元熹向他莞尔一笑,谢贞观看向她,一时间竟愣住了,脸颊微微泛红。
这一刻,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冰墙,仿佛在夕阳的暖意和彼此敞露的心扉中悄然消融。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欢快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两匹神骏的骏马并辔而来,马上一对璧人,正是秦王夫妇,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盈盈笑容,一边策马一边谈笑,眼神交汇间是浓得化不开的甜蜜与默契。
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溪谷边石头上坐着的两人,一阵风似地从他们前方不远处奔腾而过,笑声清脆,衣袂翻飞,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元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两道远去的身影,尤其是齐瑾挺拔的背影,眼神有瞬间的失焦和怔忡。
谢贞观敏锐地捕捉到了元熹那瞬间的愣神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他其实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如此在乎秦王,纵然兄妹是从小一起长大,可她的眼神分明不像是妹妹看哥哥的……
难道是仰慕兄长,为自己找不到兄长这样的才俊而失望吗?
谢贞观在心中点点头,默默衡量着自己与秦王的优劣所在,他下决心,一定要在各个方面都远超秦王,这样或许她就不会对自己失望了。
元熹很快收回了目光,仿佛刚才的失神只是错觉,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明媚甚至带着点满不在乎的笑容,转头看向谢贞观,语气轻松,“瞧三哥三嫂,感情真是好得让人羡慕。不像我,也没个人作伴……”
谢贞观微微一怔,假装听不懂她的话,“公主除了秦王殿下,还有其他姊妹可以陪伴在侧啊……”
真是呆子……元熹默默在心里嘲道,但她还是继续解释道,“我不喜欢同小孩儿一起玩,只喜欢和比我更厉害的人一起切磋,比如说……谢小将军你。”
谢贞观脸红,只见元熹又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看向他,“狩猎、马球,这些热闹事儿,一个人玩多没意思,谢小将军,日后再有这等场合,你可得多陪陪我参加,做我的搭档如何?有你在,我很放心。”
她的话语带着公主特有的骄矜,却也透着一丝真诚的邀请,甚至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谢贞观听罢,从内心萌发出一股强烈的想要守护公主的冲动,一种被她需要、被她信任的暖意。
他迎上她的目光,眼神沉静而专注,仿佛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沉声应诺,“只要殿下不嫌臣愚钝,臣愿为殿下鞍前马后,无论狩猎、马球,或是其他。”
夕阳的金辉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潺潺的溪水和青翠的草地上,山谷间重归宁静,只余风声鸟鸣,以及两颗在共同经历和坦诚交心中悄然靠近的心。
自那以后,元熹与谢贞观的感情渐渐升温,关系也愈发靠近,秋狩剩下的日子也经常一起度过。待秋狩结束回京之后,元熹便时常借着举办诗会或球赛的一些活动,邀请谢贞观以及他的妹妹们前来相聚。
政和二十二年就在此悄然而去,转眼又便到了政和二十三年的新春。
政和二十三年春,京城的空气里弥漫着杏花的甜香与新科放榜的喧嚣,贡院朱墙外,人头攒动,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张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皇榜。
当礼部官员高声唱出名次,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名字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花——宋济,寒门学子,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