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遗物(第2页)
晏清禾也蹙眉思索起来,她抬头看向一脸迷茫的落华微雨,才发觉她二人入宫太晚,至少也要追溯到明月身上,可召明月入宫要等许久……突然,晏清禾有了记忆。
“许是怀章太子薨后,部分遗物被太后留存起来,以结慰藉,太后没后,她的这些东西都由本宫整理代藏,这本书或许是明月她们当时在整理东西时,没看批注就误以为是本宫的书随手放进去的。”
她手里摩挲着这本发黄的书,看见那扉页的批注上甚至还有泪渍的痕迹,她想一定是太后将这本书看了许多遍才会导致这本书如此破旧,也不知这眼泪是太后的,还是怀章太子的。
这扉页的批注,明显是怀章太子齐寻在洪熙二十年与长姐痛失爱子,朝堂上又面对与晋王的激烈竞争,在中秋夜的一个空闲时,阅读《昭明文选》,将自己与昭明太子萧统相比,认为自己命更薄于他,故有此悲叹。
如今,那个尘封在记忆最深处,沾满了血腥与悲剧的名字,猝不及防地被翻了出来。
“原来如此,”元熹也叹道,“如此说来,这倒算是伯父的遗物了,若是舜华姐姐在京城得以看到,也能聊以慰藉。”
怀章太子齐寻……
遗物……
往事如同被惊动的深潭淤泥,带着刺骨的寒意翻涌而上,晏清禾自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温润如玉的太子,最终却在自己被囚禁的书房内,用一柄冰冷的匕首结束了痛苦的一生,如他所言,他的确还没活过三十而亡的萧统。
一开始,众人都以为他是因“私藏兵器,图谋不轨”的罪名而畏罪自杀,但查着查着,才发现竟是晋王齐桓构陷的,齐桓也因此被贬为庶人。
然而,这桩震动朝野的旧案背后,真正推动晋王出手、并最终坐收渔翁之利的,正是彼时还只是不起眼的赵王齐越,以及他身边那个心思缜密的谋士——谢允。
是谢允,伪装成太子的人,精准地捕捉到皇帝对太子的忌惮,巧妙地布下疑阵,与齐越一同撺掇了兵器私藏案。而齐越,将伪造的证据送到晋王手中,让晋王出面告发太子,从而将怀章太子逼上了绝路。
那封沾着太子鲜血的绝命书,字字泣血,成了压垮先帝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彻底扫清了齐越通往东宫的道路。
这一切,都是齐越和谢允的手笔,干净、利落,不着痕迹。齐越登基后,谢允也从一个潜邸幕僚,一步步坐上了吏部尚书的宝座,成为天子心腹。
晏清禾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扶手,这些往事看似与她无关,却又与她息息相关。她早在太后兵变、齐越遇刺之前就知道了这一切,并且已经决定和齐越站在一起,为此怀章太子一事,她无能为力。
但她仔细凝望着这扉页上齐寻的批注,心头却滋生出一个大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