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则安青铜穗

太妃(第3页)

 年少的他顶住了严家一次次的迫害。

 他对他父亲的恨意不那么明显了,提到沈博,他态度总是很淡漠。我虽然还是感觉到他心里深深介意着,可是他能够把这些隐藏起来,对他和沈家却是很有益的。

 因为严家不知多么想要从中找到缝隙下手,他们多么害怕沈博真的凯旋,害怕他活着回来。他能做喜怒爱恨不形于色,把沈家一切都封得死死的不透露半点风声,他真的很了不起。

 那年我就引荐了他与太子相识。

 太子那孩子也是很苦命,但无论受到怎样的不公,他也未曾放弃好好地活着,我觉得也十分难得。

 观察了他一段时间,我更坚定了心里的想法。随后我想,孤立无援的他,如果有了轻舟这样的孩子为伴该有多好。

 严家权欲一日盛过一日,这对朝堂来说绝不是好事,对皇帝来说也不是好事!

 那个人人眼里深不可测倚重佞臣的“昏君”,她是善待我的兴献皇帝的子嗣,是对我有恩的太后的亲骨肉,也是我曾经以六年时光一心一意悉心照顾过的孩子啊。

 他疏忽朝堂,更甚至疏忽太子,这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我不能看着他糟踏这片江山,糟踏祖宗的心血。

 我安排了两个孩子见面。

 果然,初见时他们虽然对对方都怀着几分防备,但聊了一番之后很快就卸下了心防。

 太子虽然没有权力,实力也有限,但有我暗中帮着运作,也还是给宫外的轻舟提供了不少便利。

 他们的友谊就在这样一次次的交往中加深了。

 严家倒台后,太子终于有了发挥能力的空间,他们配合得更好了。而有了沈博、陆阶这些老臣的坐镇,他们也在飞速地成长。

 混沌的江山在他们手上有了起色,我觉得我终于没有辜负当年兴王和王后对我的善待。

 皇帝驾崩那天夜里,我握着他的手送了他最后一程。

 他确实不是个好皇帝,但我仍然硬不下心肠面对这一刻。

 在太子登基后的第六年,我就像十四岁那年跨入王府一样,也在梦中轻提着裙摆,走向了在微笑迎接我的王后。

 只是这一次不再忐忑不安,而是满心踏实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