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投票(第2页)
效率被提升到了极致,合法合规的表象下,隐藏着的是一种绝对的权威。
日后,无论谁想站出来反驳,都找不到半分破绽,如同在铜墙铁壁上寻找缝隙,徒劳无功;任何敢于阻挡的存在,都成了必须彻底消灭的目标,就像挡在巨轮前的礁石,必然会被无情地碾碎。
如今,那些落在纸上的字迹,宛如烧红的烙铁,在朱赫夫的视网膜上烫出了深深的疤痕。
每一次眨眼,都带着隐隐的刺痛,仿佛是命运在冷冷地提醒他:所有人都是那台推土机履带下的砖块,只是暂时还没被碾碎,下一秒就可能变成齑粉,消失在这无情的现实之中。
所谓的“决断力”,哪里是什么锋利的刀,分明是早已启动的绞肉机,齿轮在暗处吱呀作响,散发着冰冷而残酷的气息。
而那些被清算的律贼,不过是最后一批被扔进机器的肉馅,在命运的巨轮下徒劳地抽搐挣扎,发出微弱而无力的哀鸣。
远处,发电站方向升起一缕浓黑的烟柱,歪歪扭扭地在铅灰色的天空中拖出长长的尾巴,刺眼得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仿佛整座城市都在默默燃烧自己的灵魂,释放着最后的挣扎与无奈。
一位负责维持秩序的组长转身下楼,厚重的靴子踩在铁楼梯上,发出哐当哐当的沉闷声响,每一步都像敲在人心上的重锤,带着他一步步迈向深不见底的未知深渊。
那声音,不是简单的下楼脚步声,更像是下葬的钟声,埋葬的是规则、是侥幸、是“我以为只是走个过场”的天真,是对美好未来的最后一丝幻想。
风,卷着烟灰扑到朱赫夫的脸上,呛得人想咳,却又不敢咳出声,仿佛咳出声就会被当成下一个“阻碍”,被这无情的现实所吞噬。朱赫夫望着窗外那缕黑烟,喉咙发紧,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与迷茫。
这世道残酷得连死人都得被榨干最后一丝余热,成为维持城市运转的燃料,而他们这些活着的人,又能在这绞肉机般的现实里挣扎多久呢?
冰冷的风从窗缝钻进来,卷起桌上的文件边角,那些签满名字的纸张哗哗作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命运哀鸣,又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悲哀与无奈。
活着,如今活着的唯一意义似乎就是别被写进下一份“临时管制”附件,小心翼翼地在这充满危险与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苟延残喘。
在警局那间略显逼仄且弥漫着陈旧气息的休息室里,日光灯管发出“滋啦”一声异响,那声音仿佛是岁月在电路中发出的痛苦呻吟,老旧电路里残存的最后一丝活力在此刻竭力挣扎。
冷风顺着没关严的窗缝如幽灵般灌入,肆意地吹动着桌上堆叠如山的A4纸,纸张哗啦啦卷成白浪,好似命运无情的手在肆意翻弄着生活的篇章,又似是混乱局势中不安因素的具象化呈现。
朱赫夫静静地靠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杯壁上的水珠缓缓滑落,滴落在他的手背上,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
透过那层因水汽而变得雾气朦胧的玻璃,他看到陈树生正在院子里,身姿挺拔如松,正神情严肃地跟几个战术小队队长交代着什么。
那些队长们站得笔直,眼神专注得如同在聆听神谕,不敢有丝毫懈怠,仿佛每一个字都关乎着生死存亡。
然而,朱赫夫心里清楚,在这看似有序的表象下,暗藏着诸多矛盾与无奈。
办公室的角落里总飘着些阴私的闲言碎语,像墙角蔓延的霉斑,在潮湿的空气里悄悄滋生。不少人私下抱怨陈树生行事太过独断,说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专制暴君,把旁人的意见全当耳旁风,半句话都不容置喙,连空气里都透着股不服气的酸味儿。
朱赫夫捏着半空的搪瓷杯,杯沿结着圈褐色的咖啡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杯壁。他见过那些抱怨得最凶的人,在会议室里唾沫横飞地指责陈树生专断,可真要让他们拿出个像样的方案,不是翻出几年前的旧文件东拼西凑,就是盯着天花板说些 “应该”“或许” 的空话,连具体的步骤都捋不顺。
就说上周那个会吧,有人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搪瓷缸子都跳了起来,扯着嗓子吼 “这方案不行”,那声音在狭小的会议室里撞来撞去,尖得像指甲刮过玻璃,格外刺耳。可等陈树生抬眼让他详细说说哪里不行,这人却支支吾吾地翻开 ppt,刚讲到第三页就卡了壳,眼神飘来飘去,嘴里的话颠三倒四,连自己前一秒说的观点都圆不上,那副窘迫样,活脱脱暴露了肚子里没多少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