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135章 不停歇的虞允文(第2页)

大约在唐朝杀入西域、驱赶了突厥人之后,突厥人不断西迁,才为伏尔加河流域带去了农耕技术,黑海北岸游牧的东斯拉夫人学会粗糙的原始农业,大概开始于两百年前。

高宠已经确认了一件事,建立可萨突厥汗国的可萨人,从属于突厥葛萨部,大致是从夷播海也就是巴尔喀什湖向西北迁徙而去的,与如今已经改名的乌孙人有些联系。

希腊时代,东欧平原就是荒芜之地,东斯拉夫人的祖先还没有被维京海盗驱赶到来,希腊人是跟谁搞粮食贸易呢?

所以在王伦的要求下,进入西域的汉军在“抢劫”过程中,最重视的只有两类人:本地的土着工匠以及学者。

前者可以控制当地的技术工艺流通,后者可以让华夏对其他文明有更多的了解。

抢劫工匠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对某个文明的刨根,比如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名相、名将韦皋大破吐蕃南诏联军,俘虏并强迫南诏国交出了六万多名工匠,南诏自此一蹶不振。

继承南诏的大理国在前宋时为何那么老实,前宋以及本朝的中原商品货物为何在大理国那么畅销,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唐朝就彻底断绝了云南地区的技术发展和传承。

岳飞在安西都护府的历年对外战争中,从西喀拉汗国、从塞尔柱王国,这一次又从波斯先后掠夺了工匠超过三万人,其中有过半都送到了北庭都护府方向。

韩世忠愿意给岳飞打一回辅助,而且心甘情愿,这也是原因之一。

在木伊那可城期间,虞允文尽职尽责地记录了他从关胜高宠等将士那里打听到的一切与咸宁海北部有关的情报,他的眼界也不断开阔,还在翻译的陪同下,与许多赶来的可萨汗国的商人们进行了交流。

可萨突厥汗国自罗斯人崛起后变得衰落,就更加注重与南方的贸易,毕竟是皈依了犹太教,于是这群犹太游牧民族非常喜欢做生意,搞贸易。

虞允文便记录了许多可萨汗国商人们讲述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荒诞不经,虞允文本人无法反驳,因为他毕竟没有亲自走一趟看一看,只是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