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135章 不停歇的虞允文(第3页)
可萨犹太人非常喜欢来自中原的丝绸,这玩意儿卖到东欧,比黄金还要珍贵,不过这两年他们又疯狂追捧上了中原的另外一种布料,那就是棉布。
如今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大量种植棉花,但西域的纺织技术实在太落后,经中原工匠们结合了岳飞送到高昌城的西域工匠们的技术后,对纺棉工艺进行了改进,高昌布也成为了西域棉布的代名词。
所以关胜与高宠如今雄心勃勃,他们商议后决定在咸宁海北岸修筑一座小城,只要朝廷能够大力支持,这座小城一旦修筑完成,就可以通过把控了食盐、棉布、丝绸、霜糖、烈酒、瓷器等贸易,让汉军的势力在这一地区有一处稳定的立足之地。
凡是与虞允文接触过后的将领官员们,对这个年轻人无不赞赏有加。虞允文做事井井有条,很有管理和调度的才能,而且懂水文、晓地理,还对天文很有了解,又写得一手好公文,最为关键的,他虽然是文官,但不迂腐,做事妥帖。
跟虞允文接触的这一段时间,史进顿时起了爱才之心,特别希望虞允文能够来他军中做个长史,但他也知道这是奢望,能够被天子亲自点名的人才,将来必是入诸部寺三省的高官,怎么可能一直留在军中呢?
洪武十六年七月底,在关胜的热情邀请下,虞允文被高宠派的一队亲卫骑兵保护着,沿着咸宁海西岸向北面而去。
他要对汉军的实控势力范围进行一次考察,考察关、高二人挑选筑城的地址,考察可萨突厥汗国的贸易情况。
虞允文现在也已经明白了一件事,中原王朝若要向外积极开拓,就必须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抢劫,可以是贸易,最优选择自然是贸易,如此一来朝廷才会得到来自民间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