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151章 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第2页)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按照约翰.蒙特的理解,岳飞就是分封在西域的国王,这样战功赫赫的国王是祭司王约翰,就是富尔克一世代表基督教世界承认了他的尊贵身份,简直比教皇承认的圣徒身份还要高贵啊!
但是在岳飞等人听来,约翰.蒙特就是要蛊惑岳飞自立为王,这么大一个屎盆子扣上来,谁能说得清?本来就是领大军远镇西域、远离中原,朝廷中调岳飞回京的言论从没有停止过,这不是妥妥的构隙君臣么?
岳飞的第一想法,就是哪个不长眼的海西小国想要把自已搞下去甚至弄死,从而让汉军的势力彻底退出西域。
李若虚先是安抚了岳飞的情绪,便仔细询问,问得极其详细,约翰.蒙特也被几人突然变色给吓到了,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虞允文反应也很快,告了句罪,就抽过纸张,拿笔记录,随着约翰.蒙特的解释,他和李若虚的脸色才稍有缓和。
显然约翰.蒙特并无恶意,只是因为汉军重返西域后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又追着突厥、波斯人殴打,西逃的克烈人信仰的景教就此扎根于碎叶城周边,这个消息就被商人们西传到了十字军那里。
岳飞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祭司王约翰不过是传说中的人物,他自认为是炎黄二帝之后人,跟这些鬼蛮信仰的狗屁宗教毫无瓜葛。
问完了话的约翰.蒙特就被“请”到隔壁喝茶,岳飞将虞允文的记录详细看了一遍,叹了口气:“此事我不能做主,需将那鬼蛮送去京师,与天子分辨!”
李若虚点着头:“理当如此!”这种事情出现了,他们就只能相信王伦的判断了。
虞允文坐在那里,仍旧在心里痛骂。若是遇到个跋扈的将军,这件事一出,只怕他和约翰.蒙特的小命都保不住的。
幸好自已是陛下亲点派来西域的,幸好岳飞与李若虚都是讲道理的,幸好岳飞为人忠恪、没有异心。
三人商议既定,便决定各写一封奏章,连同约翰.蒙特的供词,一同快马送去东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