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红绳上的余温(第3页)
走廊的广播突然响起,通知季洁去取鉴定报告。她起身时,看见林雅正把红绳解下来,重新系了个更松的结。银珠贴着皮肤,像是能传来些微的暖意,像小时候爸爸把她的手揣进自己口袋里的温度。
“周老师的葬礼,你想去吗?”季洁在门口停下脚步,阳光从她身后涌进来,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雅抬头望向窗外,天光已经彻底亮了,云层被染成淡淡的金粉色,像周老师书房里那盏琉璃台灯的光晕。她摸了摸腕间的红绳,那里还留着银珠的余温,像周老师最后给她讲题时,落在她手背上的目光——温柔得能化开冬天的冰。
“想。”她轻轻说,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我想把这个还给她。”
她从书包里拿出个小小的蓝布包,针脚歪歪扭扭的,是她自己缝的。打开来,是颗缺了角的电子琴按键,上面还粘着点干涸的胶水——是当年妈妈摔碎电子琴后,她趁夜里偷偷捡回来的。这些年一直放在铅笔盒里,总觉得扔掉了可惜,此刻却突然明白,有些东西看着是破碎的,其实藏着没说出口的温柔。
张翠兰看着那颗按键,突然捂住了嘴,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林雅想起昨夜在审讯室里,季洁说周秀兰的遗嘱里,把那台修好了的电子琴留给了她,就放在书房的角落,琴盖里夹着张纸条:"小雅,这首《樱花谣》,我练了很久,等你考完试,我们一起弹。"
红绳在阳光下晃了晃,银珠"雅"字反射的光点落在文件袋上,那里装着周秀兰的日记本复印件。最后一页的字迹有些潦草,像是写得很急:"红绳断了又系,原来有些结,是为了让后来人,能解开当年的迷。"
林雅把布包放进书包最里层,红绳在腕间轻轻晃动,像条小小的溪流。她忽然想起爸爸去世前,她趴在病床边,听见他含糊地说"红绳......别摘......"当时不懂是什么意思,此刻摸着腕间的余温,突然就懂了——有些守护,从来不是攥在手里,而是像红绳那样,松松地系着,却能陪着走过很长很长的路。
走廊的风带着阳光的味道吹进来,混着远处飘来的槐花香。林雅拉着妈妈的手往外走,张翠兰的步伐有些踉跄,却走得很稳。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像被岁月重新缝补好的旧照片,那些曾经的裂痕里,此刻正透出光来,暖得能焐热过往的凉。
季洁站在窗前,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桌上的红糖姜茶还冒着热气,杯壁的水珠滴落在桌面,晕开的痕迹像朵慢慢绽放的花。她拿起那份周秀兰的日记本复印件,最后那句"雨停了,该走了"的旁边,不知何时被人用铅笔添了行小字——是林雅的笔迹,稚嫩却坚定:"天晴了,我带着你的琴,来了。"
红绳上的余温,终究没被岁月吹散。有些爱藏在时光里,看似沉默,却早已在某个清晨,悄悄把未说出口的温柔,系成了腕间的守护,一圈又一圈,陪着人走过春秋冬夏,走到迷雾散尽,走到天光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