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褪色的指纹

季洁把最后一份笔录归档时,走廊的挂钟敲了七下。初秋的晚风卷着槐树叶扑在窗上,杨震正对着电脑屏幕揉太阳穴,桌面上摊着的尸检报告边角已经被手指捻得起了毛。

 “城西公园的案子结了,但赵德才提到的"仓库账本"还没找到。”季洁把热咖啡推过去,杯壁上的水珠在桌面晕开小圈,“技术科说地窖里的木箱夹层有被撬动的痕迹,账本应该是被陈柏宏提前藏起来了。”

 杨震抿了口咖啡,目光落在屏幕上林佳蓉的证词记录上。女人说最后一次见陈柏宏时,他怀里揣着个黑色皮本,用铁链锁着,"他说那是能让我们后半辈子安稳的东西"。这句话被何燕华用红笔圈了三遍,旁边批注着"关键物证"。

 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孟佳抱着个证物箱冲进来,鞋跟在水磨石地面划出刺耳的响。“季姐,杨队,刚接到报案,城东旧楼发现具女尸,现场留了个奇怪的东西。”她掀开箱子盖,里面躺着枚锈迹斑斑的铜制哨子,哨口沾着半干涸的暗红,“死者手里攥着这个,和二十年前"哨子连环案"的证物一模一样。”

 季洁的手指猛地顿住。二十年前那桩悬案她刚入警队时听过,三名年轻女性被发现死于废弃建筑,每人手里都有枚铜哨,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卷宗里的证物照片早已泛黄,但那枚哨子的纹路她记得清楚——哨身刻着朵残缺的牡丹,正是眼前这枚。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杨震的声音带着咖啡的热气,却透着股寒意。

 “叫苏瑶,四十二岁,开了家花店。”孟佳把现场照片摊开,女人倒在楼梯转角,脖颈处有明显勒痕,“发现尸体的是她妹妹,说苏瑶昨晚去见个"二十年前的老朋友",就再也没回来。”

 “二十年前。”季洁重复着这四个字,指尖划过照片里苏瑶紧攥的拳头。哨子被握得变形,边缘嵌进掌心的肉里,像是死前经历过剧烈挣扎。她忽然注意到死者手腕上的银镯子,款式老旧,接口处刻着个模糊的"瑶"字。

 技术刘的电话来得正好,声音带着喘息:“季姐,苏瑶的指甲缝里有皮肤组织,但dnA库里没匹配项。更奇怪的是,她后颈有个针孔,初步检测是肌肉松弛剂,和二十年前哨子案的死者症状一致!”

 杨震已经抓起外套,胳膊上的纱布在灯光下泛出浅黄。“去苏瑶的花店看看,”他把铜哨放进证物袋,金属摩擦的声音格外刺耳,“查她最近的通话记录,特别是提到"老朋友"的通话。”

 苏瑶的花店藏在老巷深处,玻璃门上还贴着"勿忘我"的贴纸。季洁推开虚掩的门,风铃叮当作响,柜台后的日历停在三天前,红笔圈着的日期旁写着"老地方见"。货架上的玫瑰已经蔫了,最底层的纸箱里露出半截日记本,封面印着褪色的牡丹图案。

 “老公,你看这个。”季洁翻开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记着些零碎的日期,其中一页画着枚简笔画的哨子,下面写着"他还记得"。字迹被泪水晕开,墨迹在纸背印出模糊的影子。

 后门突然传来响动,季洁猛地转身,看见个穿灰布衫的老太太举着扫帚站在门口,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惊恐。“你们是警察?”老太太的声音发颤,扫帚柄在地面划出浅痕,“苏瑶这孩子命苦,二十年前就该没了......”

 “二十年前发生过什么?”杨震注意到老太太的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照片,边角已经卷了毛。

 老太太沉默半晌,从口袋里掏出张合影。褪色的照片上,三个年轻女孩站在槐树下,中间的正是年轻时的苏瑶,手里攥着枚铜哨,笑得露出虎牙。“这是她们仨,”老太太用枯瘦的手指点着照片,“那年夏天都没了,就苏瑶躲过去了。”

 “另外两个是谁?”

 “林悦,张诗竹,”老太太的声音哽咽了,“二十年前死在老纺织厂,手里都有哨子。苏瑶说凶手是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可没人信她......”

 季洁的心脏猛地一缩。二十年前的卷宗里确实记载过两名死者,但警方从未找到第三名潜在受害者的记录。苏瑶显然是当年的幸存者,却隐瞒了身份活了下来。她翻到日记本最后一页,上面用红笔写着个地址:城东纺织厂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