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褪色的指纹(第2页)

 警车开到纺织厂时,夕阳正把厂房的影子拉得老长。生锈的铁门挂着把大锁,锁孔里塞着团旧报纸。杨震撬开锁的瞬间,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墙角的蛛网沾着枯叶,在穿堂风里轻轻晃动。

 车间的地上有串新鲜的脚印,延伸向最里面的仓库。季洁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积尘的机器,忽然照到墙上的涂鸦——枚歪歪扭扭的哨子,旁边用红漆写着"第四个"。

 “他在炫耀。”杨震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枪的保险栓轻轻扣响,“二十年前没杀成苏瑶,现在补回来了。”

 仓库的铁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微弱的光。季洁推开门的瞬间,手电筒的光柱扫到个铁架,上面挂着件褪色的蓝布工装,胸前的口袋里露出半截金属链。她走过去掏出链子,末端拴着的钥匙串上挂着枚迷你铜哨,和案发现场的那枚一模一样。

 “这是凶手的东西。”杨震用证物袋小心收好,“二十年前的案发现场也发现过类似的工装,可惜没提取到指纹。”

 季洁忽然注意到铁架后的木箱,箱盖缝隙里露出张照片。她戴上手套掀开盖子,里面是堆泛黄的信件,最上面的信封上贴着张剪报,标题是"纺织厂宿舍火灾,一人遇难"。报纸的日期是二十年前的秋天,照片里的宿舍楼被大火吞噬,角落里站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侧脸在火光中模糊不清。

 “火灾遇难者叫什么?”季洁的指尖有些发颤。

 “周睿,纺织厂的技术员。”杨震调出手机里的旧档案,“当年被定性为意外,家属领了抚恤金就没下文了。”

 信件里的内容渐渐拼凑出真相。周睿和苏瑶等三人是同事,当年厂里评选先进工作者,周睿因为被举报作弊落选,怀恨在心。信里反复提到"背叛者该用哨子叫醒她们",最后一封信的结尾画着枚滴血的哨子,日期正是林悦遇害的前一天。

 “这么说周睿是凶手?”王勇的声音带着疑惑,“可他二十年前就死了啊。”

 季洁没说话,指尖划过照片上周明远的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火光,隐约能看到镜架内侧刻着个"睿"字。她忽然想起苏瑶花店的日历,红笔圈着的日期正是周睿的忌日。

 回到警局时,技术科有了新发现。苏瑶的日记本夹层里藏着张医疗记录,显示她二十年前做过声带手术。“她当年被凶手割伤了喉咙,”技术刘指着记录上的缝合痕迹,“所以改了名字换了城市,就是怕被找到。”

 杨震正在比对周睿的照片和近期监控,忽然指着屏幕说:“看这个。”纺织厂门口的监控拍到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身形和照片里的周睿惊人地相似,只是头发已经花白。男人手里拎着个黑色皮包,走进厂房的时间正是苏瑶遇害的前一天。

 “他没死。”季洁的声音有些发冷,“那场火灾是他自导自演的脱身戏。”

 这时,韩丽拿着份报告冲进来,脸色比纸还白:“杨队,周睿有个儿子,叫周树伟,现在是市医院的外科医生,戴金丝眼镜。”她调出周树伟的照片,镜架内侧同样刻着个"睿"字,“更奇怪的是,他的dnA和苏瑶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部分吻合——是父子关系的特征!”

 季洁的心跳漏了一拍。周睿不仅活着,还把儿子也卷了进来?她忽然想起仓库里的蓝布工装,口袋里的钥匙串——那更像是刻意留下的线索,仿佛凶手在引导他们发现真相。

 “查周树伟的行踪,”杨震抓起外套,“他父亲很可能藏在他那里。”

 市医院的住院部静悄悄的,周树伟的办公室亮着灯。季洁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翻东西的声音,过了半晌门才开,周树伟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警惕。“警察同志?有什么事吗?”

 “想问问你父亲周睿的事。”季洁注意到他白大褂的袖口沾着点暗红,像是没洗干净的血迹。

 周树伟的脸色瞬间变了,转身想关上门,却被杨震抵住。办公室的抽屉半开着,里面露出件蓝布工装,胸前别着枚铜哨——和案发现场的那枚一模一样。

 “他在哪?”杨震的声音带着压迫感。

 周树伟突然笑了,笑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刺耳:“你们找不到他的。”他拉开抽屉,里面不是武器,而是叠泛黄的照片,“我父亲等了二十年,就是要让那些背叛者付出代价。苏瑶是第四个,还有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