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大婚之灯会

自开平天子登基,裕安太后秉国以来,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朝廷已经连续八年,没有举办过元宵灯节。

 

今年,因为蒙古内附,困扰大明北方两百多年的威胁,一朝解除,大明从百官到百姓,都松了一口气。

 

又逢天子大婚,举国欢腾,前来朝贺的周边藩国使臣,已经陆续到达,为了展示国家实力,震慑宵小,朝臣们强烈建议,在南北两京举办元宵灯会,扫一扫近几年来的灾害阴霭。

 

张蔷当然不会在此时扫百官的兴,下旨在在京城的主要街道、广场及皇宫附近等区域布置彩灯,同时征召各地的能工巧匠进京制作彩灯。

 

午门城楼及午门外广场的彩灯布置,由礼部和工部负责,各条主要街道的彩灯,由各大商帮布置,城投集团当仁不让地承建了整条城南大街的彩灯。

 

为了提高商人们的积极性,张蔷下旨,将灯节期间从临时摆摊的小商人们那里收的商税,返还给承建灯会的商帮,谁家的彩灯制作的好,吸引的人流和小商贩多,谁家的商税就会收得多。

 

不但如此,《明报》还发起了彩灯比赛,请百姓为各商帮打造的彩灯投票,选出最受百姓喜爱的灯组,由朝廷给予奖励。

 

由此延伸出去,《明报》还举办了灯谜赛,不止读书人趋之若鹜,茶馆酒馆里谈论的,尽是比赛和谜语,连普通百姓走在街上,谈论的话题也是猜猜猜。

 

灯节的气氛被烘托得越来越浓,从正月初八开始点灯,到了正月十五傍晚,整个北京城,成了一座彩灯的海洋,各种以神仙传说为主题的灯组纷纷亮相,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四方土地、山神水神、朱雀玄武、三皇五帝、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汉民族神话传说和历史传说中的重要角色,汇聚一堂,好不热闹。

 

百姓们携家带口,纷纷涌出家门看灯,各大主办场地成了沸腾的星河,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笑语喧天,街道上比白天还热闹。

 

白发老妪簪着绒花,黄口小儿骑在爹娘肩头,货郎们肩挑手提地穿梭在人流中,售卖着各种小吃、小玩意儿,生意格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