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亲政之廷推一

乾清宫会议之后,有十一位阁臣候选人上折子请辞,天子连三辞三让的礼节都不讲,直接准了他们的请求,吏部还收回了他们持有的央企股份,一点优待三品以上高官的样子也没有。

流言顿时在官场传开来,有人说,天子手上有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能逃得一条性命,还是看在裕安太后的面子上,哪里还能带着股份退休?

有人猜测,锦衣卫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了么?连官员们私下里的交易,都查探得清清楚楚?还有人又想起官场上那个一直流传的传说:太后养着一支隐卫!如今,估计转到天子手上了?

温体仁已经六十四岁,十年前因为联合周延儒排挤钱谦益,被裕安太后狠狠打了一次脸,从此夹着尾巴做人,一向以孤臣自居,现在做到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他想着,就是论资格,也该轮到他入阁了吧?

他已经到了能带股份退休的年纪,但入阁拜相是文人的顶级梦想,也是他的梦想,有了十年前的教训,他按住了幕僚们的劝说,没有轻举妄动,还大度地说:“老夫本该退休了,只念陛下刚刚亲政,尚需我等老臣稳定朝堂,因而免力支撑,将陛下扶上马再送一程……”

他知道,这话若是传到年轻的天子面前,根本不用他去拉票,天子必定会选他。

但今日在乾清宫开了一次会,让他豁然清醒,原因是,天子离开后,首辅承承宗立即就向吏部下达了重新补选候选人的要求,并且给出了一份十五人的增补名单,要求吏部立即展开考察。

温体仁一看,名单上有天启二年的状元文震孟、榜眼傅冠、太常少卿吴麟征、工部左侍郎卢象升、户部右侍郎侯恂、吏部右侍郎黄道周……全都是天启以后的进士,更甚至,还有开平元年的状元,翰林修撰刘理顺、开平元年的进士,翰林编修凌义渠……还有开平四年的吴甘来、杨廷麟……

这些人中,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才五十来岁,他要是还看不清形势,不明白天子需要什么样的阁臣,那他三年的礼部尚书,五年的吏部尚书,就白做了。

天子不需要他扶上马再送一程,天子的身后,有裕安太后呢。

回家与幕僚商量了两天,他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撤回自己的候选人名额,待京察完毕,他也该请旨退休了,与其在官场上每日里殚精竭虑地劳碌,还不如拿着安稳的股息,回家安享余生,培养家中子侄读书上进,延续家族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