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亲政之廷推一(第2页)
慈庆宫,张蔷的书房,平安手里正拿着那份增补名单,问他娘:“母后,朝中那么多官员,您为何挑这些人进入增补名单?”
张蔷正埋头在一幅地图上勾画,闻言头也不抬地道:“因为他们对大明忠诚啊。”
平安:……母后是如何看出来的?些人的额头上又没有刻着“忠诚”二字。
张蔷放下笔,起身与平安一起走到沙发上坐下,她也不知如何解释,这些人在原本那段历史上,或是在北就城破时尽忠,或是在南明时期坚持抗清,最后都用生命证明了他们的忠诚,这些人不用,难道用“水太凉”?
她只好说:“平安,你要相信哀家看人的眼光,这样跟你说吧,如果当初你继位,哀家没有秉政,大明内忧外困,早亡于后金了……如果大明亡了,你信不信,这些人才是最后的忠臣!”
她敲敲平安手中那张纸:“虽然他们有的还很年轻,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忠诚才难能可贵……母后也就能帮你看到这一批人了,往后用什么臣子,全靠你自己擦亮眼睛。”
因为,这些人是大明最后的一批忠臣,再往后,她也不知道了,穿越者的优势,到此结束。
平安从小跟在母后身边,就没有看见母后用错过人,所以,他也相信手上这些人,是可用的。
四月初六,通政司在朝廷的邸报和《明报》上,刊登了入阁候选人的简历,公开征集官员和百姓们的监督意见。
初九,公示结束,天子平安在两位阁臣的陪同下,亲临左顺门的东阁,观看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参与的廷推。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站在大厅一侧,密切监视着会议进程。出人意料的,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张维贤,右都督徐允祯也应天子之邀,来参与投票,大明一向以文御武,以往的廷推,就没有代表武将的勋贵们参与的先例。
当场就有一位科道官出例反对道:“陛下,大明没有武勋参与廷推的先例……”
他身后的几名科道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科道官位低权重,可以直接封驳皇帝的圣旨,今日天子违反传统,正是他们搏取名声的机会,假以时日,谁知道他们就不能登上候选人名单?
平安平静地问:“爱卿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臣工科给事中许宗镒!”
“很好,朕且问你,没有先例,朕能不能开此先例?”
“陛下……自然是可以的……但……”
“这不就结了?”平安打断许宗镒的话,“朕且问你,太后整顿宗藩有没有先例?放开海捕有没有先例?开海贸易有没有先例?开官店,设立中央银行有没有先例?连续四五年给灾区免税有没有先例?开发辽东有没有先例?造火车、辅铁轨运粮有没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