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南巡三

“怎么养不活?”老者指着村子说,“客人有所不知,那铁路工地上的活计,都是承什么……”

“承包!”另一位老者接话道。

“对对对,承包,一家人承包三五十丈长的地段,全家老小齐上阵,咱们今日是轮值看守村子的,不然也去工地了。”老者说,“工地上麦子面掺鱼粉的大饼,两文钱一个,高粱面掺鱼粉的大饼,一文钱一个,一个壮劳力吃两个就饱了,像我们这样的老头子,一个就饱了……”

张蔷点点头,又问:“村子里打了几口这样的深井?人畜饮水没问题吧?”

“我们村是小村,打了三口,人畜饮水用不完,所以客人不必客气,将你们的水袋装满。”

刚才接话的老者又来接话:“要不是有这水井啊,遇上这样的大旱,村里人只好逃荒去!吃水不忘挖井人,村里人商量着,等今年挣了钱,要给皇城里的太后她老人家建一座生祠呢……”

张蔷:……“老人家,村子里既然有水井,你们就没想着种点庄稼?种点土豆、红薯喂牲口也好啊。”

老者道:“怎么不种,村西头那里打了一口深井,能浇百十亩地,村人们在那里种了土豆和红薯……这季节也快收获了……客人一看不就是庄稼人,那么精贵的粮食,哪能拿来喂牲口呢,晒干后磨成粉,掺着鱼粉,一家人就能过一冬呢。”

接话的老者又来接话了:“早两年,连薯藤也被吃掉,自从能出外做工挣钱,薯藤才轮得到牲口们吃呢。”

舜华不解地问:“既然能用井水浇地,村子里为何不多打几口?那样不就能多种一些庄稼了么?”

老者笑呵呵呵地道:“种地哪有做工挣钱啊?一家人到工地上去干活,一年下来刨去嚼用,还能剩下三二十两呢,要是在家里种地,这年景,一年下来能吃饱就不错了……”

谁说百姓不会算账?这不算得精着呢。

张蔷指着挤在远处看热闹的一堆孩子问:“你们村没有社学吗?这些孩子没上社学?”

老者道:“社学在张家村,那个村子大,周围五个村子的孩子,都去那里上学,这不工地上能挣钱么?大点的都回来挣钱去了,小的回来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