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南巡四
明代的驿丞,属于未入流的官员,驿站归属于兵部车驾司及地方府、州、县管辖,所有开销全由朝廷买单,自万历三大征后,国库空虚,朝廷连驿站都养不起了,有官员提议裁拆驿站。
张蔷秉政后,立即驳回了这一提议,这才阻止了西北的那位快递小哥李鸿基,因为失业而造反的举动。
张蔷发起的第一场改革,就是驿站改革,除了将明初朱元璋设立的各种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等各种驿站,归为一处,设一位八、九品官员直接管理,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驿丞的身份。
更重要的一点,是允许驿站经营客栈生意,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剩余的钱三成上交兵部车驾司,七成划归地方地府支配。
因为官府的公信力,当年就有六成的驿站扭亏为盈,那些抵制改革,认为官员们与商人同住一个地方,有损士大夫身份的地区,最终没有抵御住金钱的诱惑,很快就放开了本地区驿站的经营范围。
驿站改革的第二点,是将原来未入流的驿丞,纳入朝廷的八九品官职系统,吏目,举人可以通过考核,担任驿丞一职。
良乡驿的驿丞曾濂,是京城人士,在此担任驿丞已有六年时间,每日里迎来送往,朝廷大员见多了,却从来没见过哪位大员的家属,拿着一品大员的令牌,来住天字一号院的。
而且还要请他来问话,他见来传话的张泉,三十多岁的年纪,面白无须,心里就有了猜测:今日来的,怕不是宫中的贵人?
人家没有表明身份,他也就保持沉默,随着张泉来到天字一号院正院的客堂,见主位上坐着一位着茜草色便装的亮丽女子,他忙低下头,却见客位上也坐着一位着月白色便装的女子,他只得转头盯着脚下,低头拱手道:“下官良乡驿丞曾濂,见过两位夫人。”
“看坐。”主位上的女子吩咐一声,旁边立即有人端过来一只鼓肚子圆凳,曾濂只敢搁半边屁股坐上去,低着头等客人问话。
“看你的官服,是八品官?”主位上的客人问道,“是考上来的?”
“回夫人,”曾濂拱手道,“下官是京城人士,先是以秀才身份,考入皇家商学院学了两年商业管理,驿站改革的时候,下官通过了兵部的考核,分到这个驿站做了一个会计,后来因为修建了旁边的客栈,因功升为九品驿丞,三年评绩为优,今年五月,升为从八品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