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教育改革
进入议事堂后,叶明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张八丈长的紫檀木案上。案上摊开着一幅丈余宽的《安阳学政图》,图中用靛青颜料勾勒出了三十六所蒙学堂的位置,这些蒙学堂就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扎在世家田产密集的地方。
叶明定了定神,然后抖开了他连夜赶制的麻布挂图。这幅挂图一展开,议事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只见图上用炭笔画出的柱状图高高耸立,直戳房梁,而代表安阳识字率的红色柱子却还不到三成,这一对比实在是太过刺眼。
叶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起来:“诸位,从这柱状图便能看出,我安阳识字率如此之低,实乃大患。而那三十六所蒙学堂,看似分布于世家田产密集处,却未能真正发挥提升识字率之效。”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议事堂内回荡。
“我们应重新规划蒙学堂的布局,让更多寒门子弟有学可上。”叶明指着挂图上的空白处,眼中满是坚定,“而且,需招募更多有学识之人任教,改善教学质量。”
这时,一位年长的官员站起身来,疑道:“叶大人,说起来容易,资金从何而来?师资又如何解决?”
叶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资金可从世家募捐、官府拨款以及兴办义学等多途径获取;师资可从当地文人、致仕官员中选拔,再加以培训。”
众人听了,纷纷陷入沉思,似乎在权衡他这番话的可行性。
坐在首位的老学政看到这幅图后,震惊得连手中的茶盏都碰翻了,茶水溅湿了他的衣襟。
武明堂见状,心领神会地敲响了铜磬。随着清脆的磬声响起,二十个衙役如鱼贯般进入议事堂。
每个衙役手中都捧着一个榆木匣,匣中堆满了发霉的《千字文》,书页之间还爬着一只只肥硕的蠹虫。
叶明走上前去,从一个匣中捏起一只蠹虫,展示给众人看,然后说道:“这就是从各乡私塾搜来的教材。学生们背了十年的圣贤书,却连一亩田该缴多少粮都算不清楚。”
他的话音刚落,一名白须老儒突然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他腰间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发出一阵叮当声。
他怒目圆睁,指着叶明骂道:“你这黄口小儿,竟敢诋毁我等苦心经营的私塾!这些《千字文》乃是传承千年的经典,岂容你这般污蔑!”
叶明不恼,微微一笑道:“老儒所言,传承经典固然重要,但如今时代变迁,学生所学应更贴合实际。若只知死读圣贤书,却无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又有何用?”
这时,又有一位官员站出来道:“叶大人,就算如你所说,可改变谈何容易,这涉及到诸多世家和旧派势力,他们怎会轻易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