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强边关挡着我发光了

第589章 教育改革(第2页)

叶明目光坚定,朗声道:“为了安阳的未来,为了让更多百姓受益,即便阻力重重,我也绝不退缩。若世家旧派阻拦,我便以理服之;若实在不行,我便拼上这官职,为百姓争这一线生机!”

众人听了,皆被他的气魄所打动,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似乎在重新考量他的提议。

老学政沉思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叶大人,你的想法虽大胆,但确有可取之处,此事容后再议。”

在他身后,六名学官也同时展开手中的《礼经》,那展开的书页如同竖起的一道纸墙,将他们与叶明等人隔开。

就在气氛略显僵持之时,议事堂的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声喊道:“不好了,各乡传来消息,因私塾教材陈旧,学生们无法应对新的赋税计算,多地出现了缴税混乱的情况!”

众人闻言,脸色大变。老学政眉头紧锁,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看来叶大人所言非虚,如今情况紧急,不能再拖。”

六名学官也收起了《礼经》,纷纷点头。那白须老儒也不再言语,低下了头。

叶明趁热打铁,说道:“诸位,此时正是改革之机,若能重新布局蒙学堂,改善教材和教学,必能解决当下困境。”

老学政站起身来,扫视众人,道:“那就依叶大人所言,即刻着手改革之事。”众人齐声道:“遵令!”一场关于安阳教育的变革,就此拉开了帷幕,而叶明也将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为了百姓的未来而努力。

随后,叶明慢慢地走到墙角处,小心翼翼地掀开那块鲜艳的红绸。随着红绸的揭开,一个半人高的沙盘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个沙盘制作得非常精细,上面摆放着许多小木牌,每个木牌上都清晰地标注着各个乡镇的人口数量。而用细麻绳连接起来的铜铃,则代表着当地的蒙学堂。

叶明指着其中一个木牌说道:“柳林乡共有四千口人,但私塾却只有区区三间。”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摘下了其中一颗铜铃,然后轻轻地晃动着。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

“去年的乡试,全乡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解开那道简单的鸡兔同笼的题目。”叶明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失望。

就在这时,武明堂恰到好处地抛出了一叠账册。这些账册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显然是经历了不少岁月。账册上记录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某个世家的私塾每年收取的束修高达八百两银子,然而他们的学生却连自家的田契都念不通。

叶明看着这些数字,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地拍了一下手掌。随着他的掌声响起,几名衙役迅速地在沙盘四周竖起了几块木牌。

木牌上分别写着:

**其一,设立蒙学馆一百所,凡是六至十二岁的儿童,不论男女,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