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演示
站在田埂上,叶明环顾四周,只见新制的曲辕犁在坚硬的冻土上划出了一道道笔直的沟壑。
犁铧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轻易地将黝黑的泥土翻卷起来,形成了整齐而有规律的浪花。
“大人请看。”一位老农周老六快步走到叶明面前,满脸笑容地捧起一把土块,向他展示道,“这经过深耕的土地,连蚯蚓都比别处多哩!”
果然,当叶明定睛看去时,只见那土缝里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红色的蚯蚓,它们正欢快地扭动着身体,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一旁的钱谷师爷看到这情景,不禁兴奋地搓起手来,他深知这些蚯蚓对于土地的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叶明蹲下身子,从怀中掏出一个铜制的量具。这个量具形状奇特,宛如一个漏斗,内部还刻有十二道刻度。他将这个量具缓缓地插入泥土中,稍等片刻后,再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
“这叫做‘验墒器’。”叶明解释道,同时仔细观察着量具上的水痕,“通过这个器具,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墒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墒情还算可以,但仍需在惊蛰前完成浸种工作。”
官田旁边的沤肥场,数十个梯形肥堆整齐地排列着,宛如一座座小山丘。这些肥堆都是由叶明亲自指挥垒起来的,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
叶明手持铁锹,站在肥堆前,神情专注地将按比例混合好的粪尿、豆饼和矿渣一层一层地铺叠起来。他的动作熟练而精准,仿佛每一层的厚度和比例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
“这堆肥最关键的是要保证通风良好。”叶明指着肥堆中插着的空心竹竿说道,“每隔三天,就需要把肥堆翻动一次,这样才能让肥料充分发酵。当看到肥堆中冒出白色的烟雾时,就说明肥料已经发酵成功了。”
说着,叶明走到旁边一个已经发酵完成的肥堆前,轻轻地掀开覆盖在上面的草帘。
一股温热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阵温暖。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黑褐色的肥料呈现出一种细腻的质地,而且竟然还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
郑大年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这一切。他壮着胆子伸出手,捻起一撮肥料放在鼻尖闻了闻,惊讶地叫道:“真是奇怪啊!这肥料居然一点也不臭!”
叶明微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经过充分发酵后的肥料,其中的有害物质已经被分解掉了,所以不会有难闻的气味。这种肥料我们称之为‘熟肥’,它的肥力比普通的生肥要高出十倍,而且还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烧苗的影响。”
说罢,叶明将一些“熟肥”撒入旁边的试验田中,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布包。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露出一些褐色的颗粒。郑大年凑近一看,发现这些颗粒竟然是一些晒干的特殊菌种。
“这是从岭南传来的‘肥引子’,把它们混入堆肥中,可以增加三成的肥力呢。”叶明得意地介绍道。
衙门前的广场上,二十口大缸整齐地排列着,每一口缸都冒着滚滚热气。这些大缸里装的,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种褐绿色的液体。叶明站在缸前,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棍,正用力地搅拌着缸中的液体。
“这是我特制的‘百毒汤’,”叶明向周围的人解释道,“里面用了狼毒、苦参等二十味药材熬制而成。用它来浸泡种子,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