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演示(第2页)
农户们围在四周,好奇地看着叶明的操作。他们对这种新奇的方法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借此提高自家农作物的产量。
不一会儿,农户们开始排起长队,依次领取陶罐。每个陶罐里都装着三样宝贝:占城稻种、暹罗糯种。
叶明抱起一个孩子,让他将一粒占城稻种投入温水中。只见那粒稻种迅速沉入水底,叶明笑着对众人说:“看,沉底的都是好种子!”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周家庄的佃户们偷偷挤到了前排,想要抢先领取种子。叶明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笑着说道:“老周头,你可别坏了你家的祖训啊!”
那老汉一听,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说道:“大人明鉴,小老儿知道去年安溪的稻苗,那稻苗比咱家的高出一掌啊!”
未时,农器演武正式开始。校场中央,十架新制的耧车整齐地排列着。叶明挽起袖口,亲自走到一架耧车前,扶着犁把,准备展示这种先进的农具。
只见他轻轻推动手柄,铜制的耧脚便精准地插入土中。随着手柄的转动,耧车内部的机关开始运作,种子如雨点般均匀地洒落在土地上。
“妙啊!”刘石头一边惊叹,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耧车上的调节机关,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个刻度盘,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这刻度盘竟然能够控制播种的密度?”
站在一旁的叶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解释道:“没错,这个刻度盘就是专门用来调节播种密度的。旱地需要调疏一些,而水田则要调密一些。”说罢,他突然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小心翼翼地倒出一把奇特的弯刀。
这把弯刀的刀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弯曲形状,看起来既像鸭掌,又似镰刀。叶明将它举到众人面前,介绍道:“此乃‘稻田鸭掌铲’,专门用于稻田除草。将它绑在鸭蹼上,鸭子在稻田中行走时,既能除去杂草,又不会伤到稻根。”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这把神奇的弯刀,对叶明的奇思妙想赞不绝口。然而,更让人惊叹的还在后面。
在角落里,摆放着一辆造型别致的“风水联动车”。这辆车的设计十分精巧,它借助风力转动齿轮组,进而同时带动水车提灌和石磨碾谷。老工匠们围着这辆机器,啧啧称奇,对其精妙的构造赞叹不已。
就在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齿轮上刻着一些细微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顾”字。这个发现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大家开始猜测这个“顾”字的含义。
叶明并没有参与大家的讨论,他独自一人来到试验田边的桑林。这片桑林是他亲自培育的,几株经过改良的桑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他走到其中一株桑树前,仔细观察着枝干上缠着的红线。
这些红线是去年他做的标记,用来记录不同桑树的生长情况。叶明轻轻地抚摸着红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然后,他从树洞中取出一个油纸包,缓缓展开,里面露出一幅《蚕室改建图》。
这幅图绘制得十分精细,上面详细标注了蚕室的布局和尺寸。在页脚处,还有一行蝇头小楷的批注:“蚕架间距宜二尺八分,过密则病。”
突然,林中传来窸窣声。叶明迅速收好图纸,却见是周老六领着几个佃农,手里捧着个陶罐:";大人...这是小老儿家传的';地龙粉';,混在肥里能松土...";
陶罐里竟是种罕见的金色蚯蚓干。叶明心头一热,解下玉佩塞给老汉:";秋后拿好收成来换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