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强边关挡着我发光了

第653章 商通天下(第3页)

"这规矩明白!"一个西域来的商队首领竖起大拇指,"在我们那儿,官府说变就变,商人提心吊胆。安阳府这样做买卖,舒坦!"

随着商业环境改善,叶明开始有针对性地扶持特色产业。他注意到安阳本地有几项优势产品:西山药材、东河陶器、城南铁器,但都处于小打小闹状态。

"要形成规模,打出品牌。"叶明在产业会议上强调。他为这三类产品量身定制了扶持政策:

药材方面,组织药农成立合作社,统一采收标准,并在商号下设专门柜台,集中销售。

陶器方面,聘请名师指导改良工艺,同时设计标准化包装,提升产品档次。

铁器方面,则重点支持阿英这样的创新工匠,推广新式农具和厨具。

"侯爷,咱们这些粗笨铁器,真能卖上价?"老铁匠张师傅将信将疑。

叶明笑而不答,只是拿出一把新设计的铁锅。与传统的厚重生铁锅不同,这口锅轻薄均匀,锅底特意加厚便于导热,锅耳设计成可旋转式,方便倾倒。

"这叫'文武锅',文武火都适用。"叶明解释,"先用它试试水,如果好卖,再推出系列厨具。"

果不其然,首批一百口"文武锅"上市三天就售罄。买主多是酒楼和富裕家庭,他们愿意为好用具支付溢价。张师傅数着到手的银子,老泪纵横:"早知铁疙瘩也能这么挣钱,老汉何必苦了一辈子..."

随着叶明的推广,安阳府的商业面貌焕然一新。核心商圈初具规模,专业市集人流如织,就连小巷里的杂货铺也因统一招牌而显得整齐有序。最让叶明欣慰的是,商税收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

这天傍晚,叶明正在审阅商号报表,赵诚兴冲冲跑来:"侯爷,好消息!泾州商会派代表来谈合作,想用咱们的银票结算两地贸易!"

叶明眼前一亮。这意味着安阳商号的信用开始获得邻州认可,是区域性金融网络的第一步。

"安排会见。另外..."他沉吟片刻,"转告商会代表,安阳府欢迎泾州商户来开设分号,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赵诚刚要离去,又被叶明叫住:"等等,城南那片荒地,我打算规划为'外商区',专门接待西域、北漠来的商队。你去起草个章程,要有客栈、货栈和翻译服务。"

年轻的商税司主事匆匆离去,叶明走到窗前。夕阳下的安阳街道上,行人往来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远处,新市集的灯笼次第亮起,宛如一串明珠。

这座边城,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迎接着四方商旅,也迎接着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