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05章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第2页)

 而她的疑惑也是赵祯的疑问。

 看着两

个人都在等自己的解释,李放却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先强调了句:“我这都是为了救人,关键时刻出此下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算是紧急避险。”

 另外两个人更加疑惑了,他到底打算如何?

 听他话中意思,莫不是他有什么歪招?

 李放顿了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写上一篇《洛神赋》这样的文章,能否让王允答应见我?”

 没错,李放的主意就是当文抄公。

 若是穿越者就他自己,说不定他还真没什么心理负担的就抄了。

 可当着另外两人的面,他还真不太好意思直言抄袭,毕竟是不光彩的事。

 赵祯此时还没反应过来:“陈思王此赋华丽瑰奇,世所罕见,你还有这等才华?我却是看不出来。”

 实诚君子脑子里压根没抄袭这个选项。

 在文风盛世的大宋,谁也不会去想着抄袭别人的文章啊?

 那样的社会氛围中,万一暴露出来,分分钟身败名裂的。

 他没反应过来,徐妙锦却已经猜到了,开始分析起了可行性:“《洛神赋》千古名篇,以此为敲门砖,自能敲开司徒之门。”

 “不对啊?《洛神赋》乃是陈思王曹子建所......”

 说到这,赵祯双目圆睁:“曹子建此时尚未出生!”

 赵祯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了穿越之事,任何人好像都能随意化身千古流芳的诗人、词人。

 甚至完全不用背负任何罪恶,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苦主!

 如果是李放,他一个现代人,若是肆意抄袭,指不定还能被人问出破绽来。

 毕竟文学素养不够,对于那些文章诗词中的典故韵脚,无法一一了解。

 可要是他来,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以赵祯的文学底蕴,就算他抄了,别人也看不出来。

 他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所有含义和典故。

 “这......”赵祯十分为难,“这算抄袭吗?”

 出于自身的素质和本能反应,他下意识的鄙视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

 可要说这侵犯了哪条律法?哪个公序良俗?他自认为也说不上来。

 这种感觉就让赵祯十分别扭。

 相比之下,徐妙锦就洒脱多了,她十分支持李放的决定。

 “与这相比,还是救人要紧,大不了之后跟王司徒说明情况就是了。”

 两票对一票,虽然这会并不是在投票,但两个人还是成功说服了赵祯。

 “万没想到,万没想到......”赵祯一脸震撼。

 除了史书之外,他第二次感受到了穿越这种事带给他的精神冲击。

 两个人都觉得可以,李放当即站起身来:“那我现在就出去买笔墨去,等回头让任姑娘手抄一篇。”

 三国时代的文字,别说李放了,赵祯、徐妙锦也都不会写。

 所以他们的书法再好看,也无济于事,只能让当事人任红昌来写了。

 说做就做,李放让二人看店,自己出去找了个文具店,买到了笔墨纸。

 砚台自然是不用的。

 “你们这里的墨竟然这般便捷?”赵祯又发现了一个好处。

 每次他写字之前都要吩咐人研磨,还要稍等一会儿,可李放这直接一瓶子装好的墨汁,实在方便。

 李放将新买的毛笔和纸铺在柜台上:“来试试,看好使不?”

 “行!”赵祯还真来了兴致。

 他的书法造诣估计是比不上他那个后辈,宋徽宗赵佶了,但赵祯本人的飞白书也是相当有水准的。

 李放这里一准备好,他兴致勃勃的接过笔来,就要留下墨宝。

 抬手要写,他却停了下来:“写什么呢?”

 思索片刻,赵祯表情严肃的写下八个大字:变法图强,复我燕云!

 写下最后一个云字的时候,赵祯用力的按了下去,那一点显得格外的大。

 李放看着他写完,字体确实好看,他说不上来具体哪好,但看着就是觉得和谐。

 上前拍了拍赵祯的肩膀:“你可以再大胆一点的,只要能成功完成变法,燕云完全不叫事,你的目标是远迈汉唐。”

 “区区一个吕夷简就能和我这个皇帝叫板,目下还是实际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