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05章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第3页)

 赵祯摇头无奈的笑了笑。

 一旁的徐妙锦欣赏着赵祯

的字,目露赞赏之色,字体饱满有力,一股气势蓬勃而出,十分不凡。

 李放将那张纸放在一旁:“回头等干了,我留在家里欣赏,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墨宝,指不定还能换点钱呢。”

 他这就是在说笑了,没有经过时光的洗礼,现代没人认这玩意的。

 “你也试试?”李放又递给徐妙锦一杆毛笔。

 见赵祯露了一手,她也没有推辞,接过笔来一气呵成: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好!”

 这个口号说到了李放心坎里了,鼓掌叫好。

 然而这个口号却让赵祯表情复杂,昨天李放也跟他说了明朝的由来,那是他们宋朝亡了汉人天下,所以才有人站出来拯救苍生。

 亲眼见到这个朱元璋起兵时的口号,赵祯心中五味杂陈。

 片刻之后,他目光坚定的看着那八个字,暗下决心,绝不让胡虏南下一步!

 聊了几句关于书法的问题,李放将两张作品拿回了楼上,回头看有空了去裱起来。

 等他重新从楼上下来,赵祯主动迎了上去。

 徐妙锦则在接待顾客。

 “昨日你所说的那什么营销之术,不知现在可有眉目了?”赵祯主动问道。

 李放惊奇的看了他一眼:“奇怪了,你之前不是对这东西不太上心的吗?今天怎么主动问了起来?”

 他也不是真的迟钝,一直以来赵祯都对营商之事兴致缺缺,他也看在眼里。

 这李放也能理解,估计他一开始就是打着拉拢自己的心思,这才答应的合作。

 不过李放有信心,只要完成一次合作,他就一定能改变赵祯的思想。

 毕竟除了那些工艺品,他还有更大的杀器没放出来呢。

 想到这里,李放眼神一瞥,看向一旁堆放在货架下面的箱子。

 货架上面都是一瓶一瓶的酱醋,而箱子里面则全都是盐。

 赵祯没注意他的神情,而是开口说道:“吕夷简百般推脱,可见变法之事,确实阻力颇多。”

 “所以!”赵祯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放:“我决定了,要变法,先强兵!你之前说的党项立国,可靠此生意补贴军用之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原来如此。”李放明白了。

 赵祯这是被吕夷简的态度刺激到了,作为两朝元老,或者说是三朝元老,连吕夷简都不敢碰变法这事。

 三朝,他爹宋真宗,他大娘娘刘娥,还有他。

 历经三位统治者的宰相,谈变法就色变,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赵祯觉得,自己的统治,看起来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稳固。

 对于一个权力生物而言,这是难以忍受的。

 赵祯固然是仁宗,可他的仁慈是在他自觉能掌控局面时,不吝啬于施恩于下。

 而不是一味地妥协退让。

 至少现在这个年轻人,还未经历过兵战凶危的赵祯是这么想的。

 历史上,经历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的三连战败后,那个时候的赵祯才算是认清了形势,自此不敢多言兵事。

 面对辽国要求加岁币的请求,也同意了。

 如今正是年轻气盛的赵祯,又自觉知晓历史,开了全图视野的外挂,他如何肯甘心?

 因此,这才主动找上了李放。

 李放并不清楚赵祯的心路历程,不过赵祯这样的反应,却是他乐见其成的。

 “那你上楼稍等下,我们在楼上谈,柜台那里不是谈事儿的地方,现在客人慢慢多了。”

 李放让开路,让赵祯上楼,他去叮嘱徐妙锦几句。

 “赵官家他那是?”徐妙锦见李放过来,好奇的询问。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李放耸耸肩,“我一会儿上去跟他合计点事儿,这里你先看着吧。”

 说着,李放俯身进去,帮徐妙锦找到了那部电视剧。

 “无聊了就看会儿,我先上去了。”

 徐妙锦自信的点点头:“我如今已是游刃有余了,你放心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