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自以为是的王允(第2页)
仔细看了看,王允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反应过激了,确实失态了。
当下也不再多言,稍稍转过身去,开始吃面。
有王允在,李放也不好边吃边聊,就在一片沉默的诡异气氛中,这顿晚饭算是完事了。
李放把垃圾桶递了过去:“吃剩的盒子丢在这里面就行了,剩下的还有烤串,司徒也可以试试。”
“不必了!”王允冷着一张脸回道。
他今天丢的人已经够多了,再当着两个小年轻的面撸串,万一把油渍弄到身上,那就更丢脸了。
王允此时只想知道,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
李放无奈的耸耸肩,既然他没这么口福,那就自己吃呗。
吃着串,李放开口问道:“司徒想我问些什么?现在就能开口了,也可以试着找找看,我说的话有没有什么破绽。”
王允皱眉看了李放一眼,强忍着内心的不适开始思考。
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王允出身世家,自然更看重礼仪。
李放这轻佻的举动,在王允看来,十分不能接受。
可谁让他手里有王允想知道的消息呢?
人在屋檐下,王允也只能忍耐了。
静下心来思考后,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王允竟然不知该先问什么。
沉默了半晌,他方才沉重的开口询问:“方才那人说老夫不愿赦免西凉余部,导致他们纠结作乱反攻长安,可老夫怎会不知道自己?”
说到这儿,王允抬高了声调:“彼辈虽附逆与董贼,罪当无赦,然西凉兵士骁勇,我素来知晓。行刺董卓之前,我便千方百计的谋取兵权,就是为了防备他们作乱。可那时的我又怎会如此轻率无备,坚持不赦李郭等辈?”
王允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李放,想看看他怎么解释。
对于西凉军的处理,王允是考虑过的。
这些人有武力,但是能收服,他自问知晓那些人的危险,怎么可能刻意去逼反他们?
这便是他认为的破绽。
“呵。”李放轻笑一声。
他还以为王允会问什么刁钻的问题,原来是这个啊。
李放摇了摇头:“别说司徒不清楚,其实没看史书之前,我也不清楚司徒为何如此不智。”
丢掉手中的签子,李放坐直了身子,准备好好跟王允解释一番。
最开始,在李放的印象中,王允就是铲除董卓后得意忘形了,这才坚决不赦免李傕、郭汜等人。
被逼上绝路的贾诩为了自保,无奈之下只好出面劝住了李郭二人,这才有了之后的文和乱武。
也正是因为此计,这才使得贾诩自此之后有了个“毒士”之名。
可实际上,王允其实并非是真的要对李傕、郭汜等人赶尽杀绝。
起码在明面上不是如此。
要知道,铲除董卓后的王允那可谓是志得意满,而且紧随其后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
董卓败亡后,其实西凉军也不能说是群龙无首。
最起码,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还在外统领大军呢,而且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人都是牛辅手下的校尉。
历史上董卓死后,同样背叛了董卓的李肃就曾手持诏命,前去诛杀牛辅,可却被牛辅击败。
这证明了,牛辅当时还是能掌控麾下部队的。
但牛辅这个人素来没什么担当,自己扛不住事儿,因为有士卒逃走,他自己这个主将反而慌了神,收集了一堆财宝,准备连夜逃走。
结果被手下见财起意,然后牛辅就这么草率的死了。
牛辅既死,余下的西凉众人基本不足为虑。
吕布、胡轸、徐荣、杨定、樊稠等人,要么是已经归降,要么就是身处关中,手下兵少无力反抗。
这些人完全不是阻碍。
至于其他的威胁,威信最大的牛辅自寻死路,剩下的李傕、郭汜等人,职位最高不过是校尉。
换言之,此时的西凉军中,只剩下一群没有资历,且群龙无首的中级将领。
在外人看来,他们内斗尚且顾不过来呢,怎么会有联合的可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支部队一开始就差点原地解散,后面王允的赦书一直没来,他们也依旧纷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