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误导李世民
他的话简洁有力,字字珠玑,仿佛早已在心中酝酿多时。
趁此良机,封禅之事被提上议程,而作为首倡者的长孙无忌,自然功不可没。
长孙皇后在世时,长孙无忌一直低调行事,隐藏在妹妹的光环之下。
然而,皇后去世后,这位外戚逐渐展露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就在今年,李世民进拜他为司徒,位列三公,权势显赫。
历史上的次年,贞观十七年的凌烟阁事件中,李世民更是将长孙无忌排为诸功臣之首。
在被妹妹压制多年之后,他终于再次证明了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他还是那个最得皇帝信任的臣子。
面对大舅哥的劝说,李世民沉默了。
他没有轻易表态,但沉默本身便是一种态度。
李承乾与李泰见状,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激烈的火花。
两人几乎是同时上前,拱手进言。
李承乾声音洪亮,率先开口:“舅父之言甚是!陛下德被八荒,功过三代,御极一十六载,四海升平,百姓和乐,合该往泰山祭告上苍!”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仿佛生怕被人抢了风头。
李泰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声音同样高昂:“陛下文韬靖九宇之尘,武略定八紘之祲,虽古之尧舜何加焉?自当封禅以告天下,慰四方人心!”
两人的话语几乎同时出口,声音在殿内回荡,彼此较劲的意味显而易见。
说到最后,两人的声音越来越高,几乎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表面上,他们似乎是在为李世民歌功颂德,实则暗地里却在互相较劲,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李放站在一旁,无奈地掏了掏耳朵,心中暗叹:“又来了。”
这时,李治仿佛如梦初醒,迟疑地向前迈了一步,声音有些怯懦:“儿,儿也以为阿耶的功绩足以封禅泰山。”
他的声音微弱,几乎被两位兄长的洪亮嗓音淹没。
迟钝的反应和怯懦的语气,让李承乾和李泰完全忽视了这个弟弟的存在。
李世民听到儿子们的话,脸上的心动之色迅速平静下来。
他瞪了两个儿子一眼,口中冷冷吐出两个字:“胡闹!”
随即,他从他们中间走过,径直来到李放面前,脸上露出一丝歉意:“让先生看笑话了。”
李放赶紧摆手,笑道:“没事,没事。陛下处理您的事就好。”
李世民却并未就此罢休,沉吟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放心中暗自吐槽:“借一步?你还能还咋地?”
但话到嘴边,他还是咽了回去,这种场合,显然不适合说俏皮话。
他点了点头,转身向阳台走去:“各位先坐,再等一会儿人到齐了,咱们就出发!”
来到阳台,李世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远处的高楼吸引。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好奇,心中的问题暂时被抛诸脑后。
他伸手指向远处,惊问道:“先生,不知那楼是什么所在?竟然如此高大?”
李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淡淡一笑:“那只是最普通的百姓居民楼。”
“百姓的居所?”李世民震惊不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虽早已听闻现代的繁华,但亲眼所见,仍让他感到震撼。
以前,他虽然看重现代的技术与良种,但并未切身感受到现代的好处。
种子、技术之类的东西,想要落地还需要时间。
因此,即便穿越之事玄奇,李世民也并未太过关心。
每日里,朝政事务已让他焦头烂额,自家的民生还未完全搞好,更无暇深入了解现代。
如今,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开眼界。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路边赶着上班、上学的人群,无不向他展示着现代的繁荣与安定。
李世民贪婪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陛下?陛下?”李放轻声唤道,将李世民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李世民回过神来,回头看了眼客厅内的人群。
李放和他离开后,客厅内的气氛显得有些拘谨。
李治正在尽力活跃气氛,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李世民是皇帝,面对同样是皇帝的曹髦,自然能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