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李承乾的诉求
他也不好再绷着脸,语气缓和了几分,然后才说道:“吕公是长者,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日后还请谨言慎行吧。”
吕夷简感觉十分憋屈,自己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被李放教训,属实是没面子。
但谁让自己理亏呢?
无奈之下,他再次行礼道歉,随后告辞离去,径直找王允聊天去了。
他前脚刚离开,后脚赵祯就忍不住笑了出来:“我可从未见过吕公这般模样,哪怕那日我抓住他与阎文应勾连之事,他也只是闭目认罪,还未露出此等窘迫之相。”
李放不屑地撇了撇嘴,冷冷道:“他自己说话不算数,自然该有这番下场。还好没把话说透,不然九郎非跟他拼命不可。”
真个改变了历史,李世民那父子几个把李治的操作一对,李治是绝无可能平稳落地了。
那就只有托庇李放这一条路可走。
到那个时候,走投无路的李治能干出啥事来,谁都说不好。
想到李治去找吕夷简算账的样子,赵祯险些失声笑了出来。
他不由得摇头道:“拳怕少壮,吕公可不是他的对手。”
二人一边摆弄着烧烤,一边闲聊,倒是十分惬意。
然而,他们俩挺惬意,李承乾兄弟可没那么舒服了。
李承乾咬牙切齿,表情扭曲,眼中满是愤恨:“稚奴,你今日可见那恶贼嚣张之势?将来他若得势,岂有你我兄弟的活路?只怕死后亦是不得安宁!”
这也就是李泰不在他面前,不然看他那样子,真个就要动手了。
李治顺着他的口风,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瑟缩着回道:“若非如此,小弟也不敢与兄长共谋大事。不知,不知兄长谋划得怎么样了?今日若让四兄得势,恐怕,恐怕阿耶真个要改立太子了。”
李治最后四个字一出,越发刺激了李承乾。
他单手握拳,狠狠锤在案几上,怒道:“那恶贼!他既不讲兄弟情谊,我又何必玩什么兄友弟恭!他尽管弄权便是,将来有的是办法炮制他!”
“兄长有何良策?”李治试探性地问道。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思索良久,才缓缓开口回答。
本来这种事,按理来说,是不应该告诉外人的。
没错,在李承乾看来,李治就是外人!
可没办法,他还有求于李治,需要李治在李放面前为自己牵线搭桥。
而且,今次穿越下来,对于李治说的话,他已经开始相信了,尤其是自己政变失败的结局。
甭管李承乾对李世民有多大的不满,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有着对父亲的崇敬。
这是自小长大形成的天性,随着李承乾的长大,这种天性虽然被理智压制,但依旧在影响着他。
开始谋划造反之初,他就多次设想过,自己造反失败,李世民震怒的情形。
李治的话,不过是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给落实了罢了。
毕竟,他要造的,可是李世民的反啊。
李承乾抬眼看了看李治,最终还是松了口:“稚奴可知贺兰楚石?”
李治故作回忆之状,有些迷惑地问道:“贺兰楚石?此人是谁?”
按照历史记载来说,贺兰楚石虽是侯君集的女婿,也是他将侯君集引荐到东宫的。
但其实贺兰楚石本人并不是太子一党。
相反,李承乾谋反之事败露后,贺兰楚石还曾出首告发,坐实了侯君集的罪过。
因此,按照李治糊弄李承乾的历史来说,此人不应出现在历史之中。
而在现实中,李治一个深宫皇子,今年年初刚被李世民允许参政,更不可能去结交东宫班底。
所以,不管从哪里论,李治都不应该认识贺兰楚石。
李承乾凝视着李治的表情,没看出什么异样,见他好似真的不知,于是才开口解释。
“此人乃是我朝名将陈国公侯君集之婿,我想借此人之手,拉拢陈国公为我所用,稚奴以为如何?”
李治心下一紧,暗道:“果然!太子还是想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