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14章 宣旨

 李放颇有些玩味的看着徐钦,这个少年袭爵的国公,满脸的稚嫩之色。

 可能是由于出身富贵,虽然已经十七岁了,在古代也不算小孩儿了,但行事做派还是比较情绪化。

 不甘示弱的回视着李放,脸上写满了不忿。

 “魏国公。”李放朝他笑了笑。

 徐钦下意识的站直了身子:“先生有何见教?”

 抿了抿嘴,徐钦务求不落下风,相对单薄的身躯也挺拔了些许。

 谁知李放却不接他这茬,随口回了句:“没什么见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你!”徐钦有些恼火。

 此人也忒无礼了,莫不是在戏耍自己?

 只是,没等他把火气发出来,李放下一个动作就吓了他一跳。

 只见李放朝后面招了招手:“那位内官是陛下派来宣旨的吧?且上前来,我看看陛下有什么旨意。”

 “吓!”

 徐钦是真的吓的一激灵。

 皇帝的使者,岂能如此轻慢的对待?

 回头指不定在朱棣耳边说些什么,这些人成事可能指望不上,但坏事可是强项。

 而且,就魏国公府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样子,本就不是横生枝节的时候。

 李放这样的态度,又和徐妙锦走的这么近,真让来宣旨的太监误会了,那可就麻烦了!

 “不得无礼!”徐钦赶忙厉声呵斥,“黄太监乃是奉皇命而来,你怎敢这般轻佻?如此岂非犯了慢君之罪?”

 《明史·职官志》载:“宦官最高者为太监(正四品),次少监(从四品),次监丞(正五品)。”

 在明初,“太监”是宦官的官职名,而非是泛指,所以以姓氏加太监二字,便足以表示称呼了。

 训斥完了李放,徐钦赶忙转身朝着身后那人开口解释。

 “黄太监,此人非是我府上之人!”

 说罢,徐钦干脆的让开了身子,示意接下来随身后那名宣旨太监处置。

 因为家世,徐钦自然不用对一个太监卑躬屈膝,但也没必要得罪他,更何况是为了李放得罪人。

 所以,干脆的一句话将自己摘出去后,徐钦便让到了一旁,正好坐看李放倒霉。

 至于自己姑姑,不过一内宅妇人而已,黄太监要真想拿人,她拦不住。

 正好借此,断了她的念想!

 如此一想,徐钦反倒轻松了不少,这下是李放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也不用脏了他的手了。

 只是,李放既然敢开口,他就不会是毫无准备。

 刚才徐妙锦和徐钦对话的时候,李放就发现了,这个来宣旨的太监肃立在后,不敢上前打扰几人。

 不止如此,在看到李放瞧过来时,他还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

 这不由得让李放心神大定,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朱棣事前真的有安排。

 在古代自己没有根基,李放也不介意狐假虎威一把。

 看徐钦刚才忌惮的样子,李放觉得,自己借个势威慑一下这个“便宜侄子”还是手拿把掐的。

 正自想着呢,那名黄太监便一脸媚笑走上前来:“陛下多次在奴婢面前提及先生,今日一见,先生风姿果然超群,不同凡俗之流,实是让奴婢开了眼界。”

 “啊?”黄太监的态度,令徐钦大跌眼镜。

 不过李放却是心中大定,悄悄瞥了眼徐钦后,李放迈步上前,堂而皇之的在中间坐下:“哪里,哪里,内官所言太过客气了。”

 “先生谦虚了。”黄太监坐在李放下首,认真的回道,“先生可能不知,奴婢随陛下多年,除了姚师之外,还未曾见陛下如此看重一人。”

 “今日得见先生风采,顿觉惊讶,不曾想先生竟然如此年少有为,实是令人佩服的紧呢!”

 姚师,自然就是姚广孝了。

 听到此人把自己和姚广孝并列,李放不由得咧开了嘴。

 他连连摆手:“过誉了,过誉了,黑衣宰相天下闻名,我微末小辈岂敢与之并论?”

 一个有心卖弄,一个有心结交,李放和这个黄太监之间倒是聊得火热。

 见此情形,徐钦也不由得谨慎起来,见徐妙锦坐在一旁微笑的看着李放,他悄悄挪动脚步来到姑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