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努尔哈赤的迁都辽阳第一次大规模强制推行“剃发令”

大秦始皇界。

 秦始皇赢政:“元传国玺?不是朕大秦的大秦玉玺?”

 “那个元传国玺,应该就是之前天道提及到的蒙元王朝,所留下的国玺吧?”

 “一个蛮夷胡族贸下的元传国玺,也敢自称华夏中原王朝的正统连续?”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喃道:“原来蒙元的‘元传国玺’,在蒙元王朝覆灭之时,还是被他们的余孽,给带到了漠北的草原上去了。”

 “徐达多次北伐攻打那北元的残存势力,都没能找到这玉玺。”

 “没曾想到,到了后世,竟然被那女真人的后代给夺了去,这样一来,在这一世里,咱就没有必要再留着他们了。”

 随后明太祖朱元璋,冷冷的说道:“他们北方蛮夷胡人,不是游牧政权与渔牧政权吗?”

 “在这一世里,那他们就继续往北跑。”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父皇在位时,多次出兵漠北,有很多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为了这蒙元的‘元传国玺’。”

 “但是,大秦始皇帝留下的‘寿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早在唐末五代战乱中已失踪不见。”

 “自唐末五代起,不管是地方割据,还是北宋的建立,他们所用的所谓的国玺,也都是自造。”

 “那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大元王朝,也一样没有得到‘宋传玉玺’。”

 “他们蒙元的‘元传国玺’,也是自己打造的一块国玺而已,又如何与真正‘秦传玉玺’或者‘汉或唐的传国玉玺’相比?”

 随后,明成祖朱棣接着喃道:“父皇自始至终,都承认是华夏汉人民族的贫苦百姓出身。”

 “这华夏中原,一直以来,也都是由我们汉人所主掌。”

 “只要是汉人得了华夏中原的天下,即便是有没有‘玉玺’在手,那都是华夏中原王朝的正统延续。”

 “一个后世的胡族蛮夷,得到了‘元传国玺’就是正统了?”

 “可笑!”

 接着,明成祖朱棣又冷言道:“呵,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老天给了那所谓的大清一次入主华夏中原的机会。”

 “但在这一世里,朕是绝对不会再让这样的华夏中原悲剧,再度重演的。”

 ......

 【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八月,努尔哈赤以叶赫部助明攻己为由,发兵攻克叶赫部首领世居的叶赫东,西二城。】

 【叶赫部首领金台石自焚而死,布扬古投降后被绞杀,叶赫部就此灭亡。】

 【到此,努尔哈赤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大一统。】

 【而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在被绞杀之前,所留下对爱新觉罗氏的诅咒,也在两百多年后,被应验。】

 【叶赫西城贝勒布扬古,被绞杀前悲愤留下的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也是天道历史进程中,最为具有色彩的一篇史诗。】

 【叶赫部覆灭后,大明的天启元年,后金的天命5年(1621)。】

 【大明王朝与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在辽阳与沈阳之间的浑河处,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浑河战役,又称辽沈战役。】

 【此次浑河战役,仍然是以大明王朝惨败而告终。】

 【浑河战役结束后,努尔哈赤便将政治与战略上的重心,移动到以巩固对辽东地区的统治,与持续向大明王朝进行军事威胁为主。】

 【由其是在,大明的天启元年,后金的天命5年(1621),在浑河战役结束之后,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从赫图阿拉,南移至辽阳。】

 【辽阳作为大明王朝在辽东地区的长期治所,除了地理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辽阳是大明在东北地区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城市。】

 【对辽东地区,有着非凡的意义。】

 【辽阳的城池规模大,汉民人口密集,资源丰富,手工业,农业基础建全,商贸齐全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此外,努尔哈赤此举的政治目的,还有一个,便是向大明王朝传递“争夺辽东主导权”的信号。】

 【而迁都辽阳,也是努尔哈赤,在尝试对由大明汉人百姓为主的大都城,进行一次由后金政权强制统治的试探。】

 【加上,辽阳位于辽东腹地,控制辽阳即可切断明朝与辽东其他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占领金州,复州等辽南地区,提供跳板。】

 【若是,后金政权能在辽阳城扎根,并稳固女真人对汉人的长期统治,是有利于,建造起一套相对完整,并且对女真人统治汉人的政权制度。】

 【除此之外,努尔哈赤还有一个政治目的,就是对大明汉人执行“剃发易服”的剃发令的推行。】

 ......

 【大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5年(1621)的三月,沈阳与辽阳两城,均在后金的间谍与内应的里应外合之下,被努尔哈赤成功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