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努尔哈赤的迁都辽阳第一次大规模强制推行“剃发令”(第2页)
【努尔哈赤在攻占辽阳后,在迁都的同时,立即强制推行剃发政策。】
【在《明熹宗实录》记载:后金军队“驱辽民聚城北,奴家聚城南,谴三骑持赤帜,传令自髡剃不杀”。】
【努尔哈赤下令,要求辽民自行剃发以换取生存,否则将被处死。】
【其政治目的,便是通过改变大明汉人民族的发型和服饰,来消除大明汉人百姓,对大明与华夏汉人民族的认同感,与确立后金政权的权威。】
【与最初,以哄骗手段来欺骗建州汉人百姓进行“剃发易服”不同,这一次努尔哈赤的手段,相当强硬与血腥。】
【并且让执行对大明汉人百姓,进行“剃发易服”的主要执行人,便是已经“剃发易服”的汉人士兵进行执行。】
【然而,在沈阳与辽阳被努尔哈赤攻占之前,不少人因为听信了大明叛将李永芳,在沈阳与辽阳民间,大肆宣传后金政权比大明王朝更好的流言作用下。】
【不少选择观望的大明汉人百姓,在得知从始以后必需要进行“剃发易服”时,爆发起了强烈反抗。】
【但是,沈阳与辽阳均被努尔哈赤占领,他们的强烈反抗与起义,是羊圈已破的,为时晚矣的表现。】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后金军攻占沈阳与辽阳时,还曾庆幸大明王朝的贪官,终于被赶走的狂欢。】
【却无论也想不到,羊圈破了之后,之前所幻想过的美好生活,都是有条件的,同时也是对不少人来说,不过梦幻泡影。】
......
【在努尔哈赤颁布的“剃发易服令”后,辽东地区的镇江(今丹东)汉人百姓民众,率领举旗起义,进行武力反抗。】
【镇江(今丹东)当地民众拒不剃头,杀死后金派来的官吏。】
【努尔哈赤闻讯后,派大军残酷镇压,“不剃发者悉被杀害,又抢掠妇女千余人”,许多义民宁死不屈,纷纷选择了“投鸭绿江以死”。】
【大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六年(1622),复州(今辽宁瓦房店)的汉民秘密联络大明王朝,计划起义反金。】
【但遭叛徒的叛变,努尔哈赤得知后,派贝勒莽古尔泰率军屠杀复州军民,“男丁尽杀,妇孺充奴”,死者达十余万人。】
......
【而此次主导复州起义者,乃是后金汉人副将刘兴祚。】
【刘兴祚本为辽东开原汉人,在大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女真掳走不久之后,便成为努尔哈赤亲信。】
【刘兴祚因作战勇猛,并且对大明王朝的腐败深恶痛绝,很快就成为了努尔哈赤亲信与得到重用,官至副将(级别与李永芳相当,在其它方面,如地位等,远远不足李永芳)。】
【在攻下辽南之后,被努尔哈赤,便任命刘兴祚统辖金,复,海,盖四个卫所。】
【同时,刘兴祚也是当初,被努尔哈赤哄骗“剃发易服”的首批大明汉人。】
【对于“剃发易服”,刘兴祚起初并不反对。】
【但是,在努尔哈赤占领了沈阳与辽阳之后,一切都变了。】
【努尔哈赤开始以武力与血腥的手段,强行推行“剃发易服”时,当刘兴祚看到大明汉民百姓,宁死不屈的眼神与决绝时。】
【在前后政策,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刘兴祚从反抗“剃发易服”的身上,想起了自己也是大明汉人的身份。】
【于是,刘兴祚开始暗中保护汉民,并与汉民百姓的接触中。】
【刘兴祚明白了,当初的“剃发易服”是因为努尔哈赤,为了建州的发展达大,不得不对当初对待大明汉人百姓的优待政策。】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有原因,就是当时不少逃到建州的汉人,首要目的,就是自己在当时要活着,要活下去,就这么简单。】
【然而,如今的“剃发易服”,更像是要,汉人百姓与大明的一切进行切割。】
【这就如同,是要求所有的辽东汉人,都要忘记掉自己的大明先祖的事情一样。】
【于是,刘兴祚在天启二年(1622),派幕客金应魁,渡海秘密联络登莱巡抚袁可立,并约定“七月献复州城,由明军接应”。】
【刘兴祚的计划,是通过控制复州城防,策动部下哗变,配合明军里应外合,让复州重回大明。】
【因为复州在辽南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若是能成功,刘兴祚甚至想过要将努尔哈赤与后金政权,赶出辽南地区。】
【毕竟,刘兴祚掌握了复州军事部署,若计划成功,是可以直接瓦解掉后金政权,在辽南的防御体系。】
【登莱巡抚袁可立,虽疑其诈,但仍签发了免死票与加衔札付,命总登莱兵沈有容,率兵接应。】
【然而,刘兴祚部下备御,同为后金汉官的王丙,之前因贪暴,曾被刘兴祚弹劾,一直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