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好大的手笔啊!!(第2页)

 进入密林后,唐毅放慢了脚步,与车队保持着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他借着树木的遮挡,始终跟在车队后方,目光牢牢锁定着那十台重武器卡车。庞大的精神力悄然散开,如一张无形的网,覆盖了整个车队——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每台重武器卡车里都有两名操作员,正用专用固定带加固装备,防止颠簸导致部件移位;头车的驾驶室里,那位肩扛少校军衔的领导者正拿着军用地图,时不时与副驾驶的参谋低声交流,手指在地图上的“预设休整点”位置轻轻敲击。

 ……………

 车队往太行深处持续行驶了约十个时辰,夕阳渐渐西斜,将山间的影子拉得老长,气温也随之骤降,风裹着枯叶刮过车厢,带着刺骨的凉意。路面愈发崎岖,随处可见直径半米以上的岩缝和凸起的巨石,第三代军用卡车的山地优势在此刻尽显——强化后的底盘轻松越过岩缝,防滑轮胎牢牢抓着地面,即便车身倾斜度达到三十度,也没有丝毫打滑的迹象。

 小主,

 “各车注意,前方100米抵达预设休整点,按‘品字形’停放车辆,车头朝向撤离路线,间距十米,重武器车居中。”那位少校的声音通过车载电台传到每台卡车,语气冷静无波,“下车后执行一级警戒,工兵班搭建隐蔽帐篷,炊事班启用无明火加热设备准备口粮,通讯组架设电台,武器维护组检查重武器状态,其余人员原地待命,禁止随意走动。”

 随着指令下达,十二台卡车依次驶入休整点——这是一片被密林环绕的隐蔽洼地,仅能通过一条狭窄的土路进出,不易被空中侦察发现。头车和尾车分别停在土路两侧,形成防御姿态;五台重武器车居中停放,车厢门同步打开,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重型装备;其余卡车则围绕重武器车呈扇形分布,确保任意两台车的火力能形成交叉掩护。

 士兵们从车厢两侧的折叠踏板同步跳下,落地时脚掌先着地缓冲,动作整齐得如同标尺量过。警戒组士兵率先呈散兵队形散开,枪口对准洼地四周的密林,手指搭在扳机护圈上,保持着“保险打开、子弹上膛”的待发状态;工兵班的八名士兵则扛着折叠式三防帐篷和伪装网,快步走向洼地东侧的密林边缘——这里有茂密的灌木丛遮挡,不易被发现。

 工兵班班长手持军用指南针定位,确定帐篷朝向:帐篷门全部朝南,避开北风,且正对撤离路线,便于突发情况时快速转移。两名士兵合力展开帐篷支架,金属支架碰撞的“叮当”声被刻意压低,另外两人则快速固定帐篷地钉,地钉呈45度角斜插入土,每根地钉都用锤子砸实,确保帐篷在夜风里不会晃动。短短十分钟,三顶墨绿色的隐蔽帐篷便搭建完成,士兵们又在帐篷顶部覆盖了与周围环境一致的伪装网,连帐篷边缘都用枯树枝和野草遮挡,从远处望去,完全与密林融为一体,看不出半点人工痕迹——这是步兵营山地隐蔽宿营的标准操作,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

 与此同时,炊事班的四名士兵从卡车里搬下无明火野战炊事炉和密封口粮箱,在洼地西侧的背风处快速 setup。他们没有架设传统灶台,而是启用了军用固体燃料加热炉——这种炉子燃烧时无明火、无烟,仅会散发出微弱的热量,不会暴露位置。一名炊事兵打开口粮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单兵自热食品,每份食品都标注着“红烧肉口味”“鸡肉咖喱口味”等类别,还附带了压缩饼干和能量棒。他按照人数快速分发口粮,另一名士兵则将固体燃料放入加热炉,点燃后放上自热食品的加热包,不到五分钟,加热包便开始发烫,食品的香气透过密封袋隐约散出——即便是野战口粮,也能确保士兵们吃到温热的食物,补充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