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好大的手笔啊!!(第3页)

 通讯组的四名士兵早已在洼地中央架设好便携式电台,电台天线竖起1.8米,操作员戴着降噪耳机,手指在面板上快速敲击,发出加密信号:“127营已抵达预设休整点,无异常情况,请求下一步指令。”不到十秒,基地的回复便传了过来,操作员记录后,立刻向少校汇报:“收到指令,明日清晨五点继续向目标区域进发。”

 最受关注的还是武器维护组的动作。十名身着黑色作战服的士兵,戴着白色棉质手套,分成五组走向重武器卡车。他们没有贸然掀开苫布,而是先检查绑带的锁扣状态,确认无松动后,两人一组,分别握住苫布的两侧边角,同时发力——厚重的军绿色苫布被缓缓掀开,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缝隙洒在装备上,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第一台卡车内,两门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占据了大半空间。炮身呈深灰色防反光涂层,炮管长达2.5米,炮尾处连接着数字化火控系统,屏幕上还亮着待机指示灯;炮身两侧,堆叠着数十枚杀伤爆破榴弹,每枚炮弹都用专用支架固定,弹体印着“杀爆弹-122mm”和“杀伤半径15m”的红色标识,炮弹尾部的引信保护盖整齐排列,足有五十余枚;车厢角落,四箱12.7毫米穿甲燃烧弹码放得严丝合缝,箱盖半开,露出泛着铜色光泽的子弹链,每箱装有200发子弹,仅这一台卡车的弹药,便足以支撑一场中小型攻坚战。

 第二台卡车里,装的是四具“前卫-2”便携式防空导弹。导弹发射器呈墨绿色,肩托处缠着防滑布,瞄准镜上贴着防反光膜;发射器旁,堆着二十余个备用导弹弹筒,每个弹筒上都印着生产日期和批号;还有一箱便携式激光测距仪,打开后能清晰显示目标距离,确保导弹命中率——这套装备,足以应对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无人机。

 其余卡车,分别装载了89式重机枪、60毫米迫击炮和“红箭-12”反坦克导弹。重机枪旁堆着十箱机枪弹,迫击炮的炮弹码放成整齐的金字塔形,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器则连接着便携式操控终端,终端屏幕上能实时显示目标轨迹………………

 每一件装备都保养得极好,金属部件没有丝毫锈迹,弹药数量远超常规作战需求,显然是抱着“一次性摧毁目标”的目的而来。

 唐毅藏在远处山脊的密林里,将这一切看得真切。他靠在一棵粗壮的橡树上,眼底的凝重愈发浓厚。这支步兵营的火力强度远超他的预期,光是那十台重武器卡车的弹药,足够摧毁一座三线城镇, 更难得的是,他们连搭帐篷、准备食物都严格遵循隐蔽规范,没有丝毫暴露目标的痕迹,实战素养可见一斑。

 他缓缓闭上眼睛,精神力再次散开,这一次,他将感知范围扩大到整个洼地:能清晰地感知到,士兵们领取自热食品后,都在帐篷旁或卡车边快速进食,没有一人聚集;警戒组士兵每隔五分钟便会换一次岗,换岗时采用“交替掩护”方式,确保警戒不中断;那位少校正站在指挥位上,拿着望远镜观察洼地四周的密林,时不时与参谋低声交流,手指在地图上的“雷幽宗山门”位置轻轻圈画——显然,他们早已锁定了目标。

 “看来只能在夜间动手了。”唐毅心中有了计划。夜间视野受限,士兵们的警戒注意力会相对分散,同时警戒的士兵也会进行人员轮换休息,皆时突袭,既能避开密集火力,又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