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3章 利益党派·藩王制度
【另,明朝的各种文官党派之争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有了情况,他们为了党派和个人的私利也确实会阻挠一些好的政策、乃至尝试架空皇帝——但这种事情其实是一直都存在的,官员为了私利而各持己见,官员为了私利而想要架空皇帝好让自己为所欲为……】
【但他们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儿,就国本之争这种事情,看起来大家都支持长子反对皇帝,可也有人支持福王的。】
【当然,他们是有共同利益的,那就是田地方面的利益,因为大多数人都属于地主这个群体;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利益就并非一致,比如开矿——指正经的开矿而非矿税那种口头开矿——就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确实如此,那些家伙里面倒是有人想要试着能借助所有人的力量,但实际上,他们是做不到的。”作为体会过这一点的人,朱元璋倒是深表赞同。
文官嘛,文官——那些乡党,那些同年同科,那些同门……这群人确实是能通过这一层层关系联结在一起,但真正能够让他们走到一处的不是什么关系,而是利益,一致的利益。
也因此,他们的关系牢靠,却又没那么牢靠。
哪怕是同门,在特殊的利益之下也会反目;同年的那些个官员,也不会都直接成为同一派系。这里面的区别,就是每一个人利益的问题。
比如说,有的人家中有从开矿中获益的,他们甚至私下开矿,现在就想要把这些私下的行为过了明路,变成正当行为,那么他们就会支持开矿这件事情;但也有人不从中获利、但是那个支持开矿的派系如果能够被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压制下去,他们就能获利,那这些人就会积极反对开矿……
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是不能偶尔在一些事情上站到同一个立场,在一些利益一致,或者说这件事情确实只能这么说、不这么说就一定会被天下人唾骂攻讦……那他们就会站到一起去。
比如,朱翊钧指示太监跑到民间随意搜刮这件事情,就属于双重情形——这种做法搞得民间天怒人怨,民怨沸腾,那只要还爱惜羽毛的官员,就不可能说支持这件事情,他们必须反对,况且他们也并不从这件事情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