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3章 利益党派·藩王制度(第2页)

 当然,朱元璋也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貌似等到日后,这劳什子文官的势力,比如今大了不少?”

 他喃喃自语。

 这文官的势力,确实是比现在大了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是天下承平日久之后,必然的结果?是那朱祁镇的那件事情,把大量高级勋贵官员一次性送走之后,勋贵这边彻底塌下去了再也起不来了?是后来一部分皇帝的纵容和默许?……

 如果说天下承平日久,大家自然而然倾向于文官而非武将,那这个原因没有办法,总不能为了让武将能够保持重要性就一直不断作战吧?那不说其他问题,朝廷的财政就不一定能够负担得起——到时候,不是财政崩溃,就是民间先爆发。

 但要是后面的那两个原因,就也不是没有下手的地方。

 而且处理起来不算困难。

 所以,现在真正让朱元璋重视纠结的其实是另一件事情,另一件他终于在朱翊钧对福王的种种宠爱中、种种逾制中、福王的种种待遇以及最后的结局中,意识到的事情——大明的藩王政策,是不是好像有点问题?

 如今的宗藩政策,是不是有点过头了,容易造成巨大的祸患?

 要说朱元璋是现在才终于认识到这一点,那也有点错怪他了,他还不至于如此没有政治长远眼光和意识,也不是如此不了解民生和民情。

 事实上,早在之前,在故事讲到大明之前,甚至,在天上眼前这么个玩意儿出现之前,他就隐隐约约有了类似的感觉——到底是从民间一步步爬上来的人,也是亲身体会过普通百姓的心情和生存情况、见识过其他百姓的爱恨和生存情况的人,他当然知道百姓们对于那些夺走自己的粮食财富、夺走自己赖以生存的、可能是最后的口粮的、让自己的亲人就差一口气就能活下去却偏偏活不下去的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也知道,当百姓们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下去之后,他们又能够对这样的大人物们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他都知道,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的征兆——老朱的儿子们也有不少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的畜生玩意儿——指在当地百姓们眼中,在就藩之后,很是做了一番恶事儿,惹得当地百姓人人怨恨诅咒,甚至爆发暴动的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