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积极响应
孙管家见沈文魁动了真格,又看众人都瞪着他,悻悻地闭了嘴,嘟囔道:“好心当成驴肝肺. . . . . .。”摇着扇子溜了。
日头往西斜了些,榆树下的名册上已经按满了指印。王二麻的媳妇抱着娃,凑过来看名册,娃伸出小手,想去摸那些鲜红的指印,王二麻笑着把娃抱起来:“娃,咱以后有地了,爹给你种麦子,让你天天吃白馍!”
刘寡妇也按完了指印,正跟旁边的妇人打听:“去辽东得带些啥?俺就这两件衣裳,要不要再缝个布包?”
陈老汉坐在土场上,看着远处的官道,喃喃道:“徐大人. . . . . .俺们来了 . . . . . .。”
沈文魁看着眼前的光景,抹了把额角的汗,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这里只是第一站,接下来还要去济南府其他县,去东昌府,去北直隶的河北地界,但只要有徐天爵的名声在,有朝廷的诚意在,总有更多的百姓愿意跟着走。
风吹过土场,带着麦秸的清香,也带着些微的希望。王二麻看着媳妇握在手里的菜团子,拍了拍土,塞给媳妇:“吃了吧,等去了辽东,咱天天吃白馍!”他媳妇咬了口菜团子,眼泪却跟着掉了下来,不是苦的,倒带着点甜。
这菜团子是省下来给家里的重劳力吃的,毕竟肚子里没点油水,每天又干着繁重的体力活,这要是垮了,他们家也就完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的日子有了盼头,现在是一个菜团子,以后会是大个的白面馒头。
她摸了摸怀里娃的脸,又望向沈文魁贴文书的老榆树,树叶虽落了些,可枝干挺得笔直,像极了沈大人说的辽东地头——哪怕眼下看着荒,只要肯下力气,总能冒出新绿。
赵狗剩正帮着张吏目搬木板,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一会儿问“去辽东能骑马不”,一会儿又问“自己能不能去辽东当兵?”
满脑子都是新鲜光景。陈老汉也凑过来,颤巍巍地帮着数指印,数到三十几,突然停了手,抹了把眼睛笑:“想当年在沂州,一村人也就这么些户数,这才大半天,就凑了这么多,徐大人要是知道了,准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