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派人出使(第3页)
“不可轻饶!”武将队列里,英国公张维贤瓮声瓮气地喊道,他一身铠甲未卸,刚从京营赶来参会,甲片随着他的动作发出“哐当”声响,按捺不住怒火:“藩属国就得有藩属国的样子!敢对大明三心二意,当斩其王,另立贤君!”
“杨总兵此言过激了。”内阁大学士叶向高连忙出言劝阻,他须发皆白,神色沉稳,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时,袖中的手微微颤抖——他年纪大了,见不得这般剑拔弩张的场面:“朝鲜虽有不敬,终归是百年藩属,骤然动兵恐失人心。且辽东刚平,大军需休整,此时不宜再启战端。”
众人也都知道,英国公说的不过是气话,夸大说辞罢了,不是特殊情况,大明不会对外用兵,更不会因为朝鲜态度不明,就对朝鲜大动干戈最多也就是派人斥责。
“叶阁老此言差矣!”孙慎行立刻反驳,他往前一步,与叶向高遥遥相对,目光锐利:“正是因为辽东刚平,才更要问责朝鲜!先前我大明与后金鏖战,无暇他顾,李珲敢存侥幸之心。
如今蓟辽督师徐天爵已荡平后金,努尔哈赤授首,辽东肃清,我大明兵锋正锐,此时向朝鲜问罪,正是彰显天威之时!若今日姑息,他日安南、琉球等藩属效仿,我大明威望何在?”
“孙尚书说得对!”又有几位朝臣齐声附和,其中便有方才奏报海盗之事的黄嘉善,他点头道:“叶阁老顾虑虽有道理,但‘威’与‘恩’需并施。当年助朝鲜是‘恩’,今日问责是‘威’,让他们知晓大明恩威难测,方能令藩属敬畏。”
叶向高沉吟片刻,看向龙椅上的朱由校,眼神里带着几分请示:“陛下,臣以为,问责可行,但需斟酌方式。遣使苛责其王,令其认错谢罪,并进献岁贡以表诚意,似为妥当。动兵之事,仍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