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章 有我无敌(88)(第3页)
吴迪的青铜镜悬浮在船头,镜面此刻成了块“混沌棱镜”,能将元初之雾的前概念能量分解成“可感知的碎片”:片带着“诞生”意味的暖光,缕蕴含“消逝”质感的凉风,团混杂着“连接”与“分离”的灰色气团……这些碎片无法被命名,却能精准地击中意识深处的共鸣。“元初之雾是所有概念的‘原材料’,”他盯着棱镜中团不断伸缩的能量,“就像没有塑形的黏土,既能捏成陶器,也能烧成砖块,本身却没有固定的用途。”
星龙族的星舰在雾中保持着缓慢的航速,龙鳞状装甲上的纹路时明时暗,首领的意识流带着种罕见的迷茫:“我的传承记忆在这里失效了。所有关于‘危险’与‘安全’的判断都在瓦解,就像突然忘了‘上下’的区别。”他的担忧并非多余,吴迪已经发现,船的罗盘彻底失灵,方向感被雾霭扭曲——明明朝着前方航行,回望时却发现身后的景物在左侧。
穿过片“记忆雾层”时,王胖子突然停下脚步,眼神变得恍惚:“我好像……想起了小时候弄丢的那只狗。”雾中浮现出模糊的影像:个梳着羊角辫的小男孩,正蹲在村口哭,脚下是根断了的狗绳。影像中的男孩抬起头,脸竟与王胖子儿时的模样分毫不差,只是眼神里多了种元初之雾特有的混沌。“这不是我的记忆,”王胖子猛地摇头,“我家那狗是老死的,不是丢的!”
影像在他的否认中扭曲,化作团灰色的“伪记忆体”。青铜镜照出它的本质:是元初之雾模拟的“未发生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没有被概念固定,便以记忆的形态漂浮在雾中,一旦被意识接纳,就会改写认知。“这是‘认知污染’,”吴迪让星落鱼幼鱼释放星光,星光驱散伪记忆体,露出里面的前概念能量,“元初之雾会放大意识中的遗憾,用‘如果当初’的幻影诱惑我们。”
深入元初之雾七日,他们在雾的最浓处发现了座“混沌祭坛”。祭坛由无数“未成形概念”堆砌而成,有的像团凝固的闪电,散发着“力量”的原始感;有的似汪静止的火焰,蕴含着“温暖”的本初态;祭坛顶端,颗由纯粹混沌能量组成的“元核”正在缓缓旋转,它没有任何属性,却能折射出所有观察者的内心渴望——吴迪看到的是爷爷的航海日志,王胖子瞧见的是装满宇宙好酒的酒窖,星龙族首领则望见了条贯通所有维度的气脉龙。
“这玩意儿是‘欲望放大器’,”王胖子盯着酒窖幻影,咽了口唾沫,“难怪有人想独占它,要是能把幻影变真的……”他话没说完,酒窖幻影突然伸出无数雾状的触手,试图将他拉进去。吴迪立刻用青铜镜照射,幻影在棱镜的分解下消散,露出元核冰冷的本质:“它不会满足欲望,只会吞噬被欲望控制的意识。你看祭坛的基座,那些未成形概念里,藏着无数文明的残骸。”
祭坛基座的缝隙中,果然嵌着些透明的意识体,有的还保持着星蝶族的轮廓,却失去了“飞行”的冲动;有的残留着熵族的晶体结构,却丧失了“有序”的本能。青铜镜解读出它们的结局:都曾试图用元核实现终极愿望,最终却被混沌能量剥离了所有概念属性,化作祭坛的一部分。
“要接触元核,就得先‘空掉自己’,”爷爷的声音突然从雾中传来,青铜镜的混沌棱镜剧烈震颤,映出爷爷的影像——他正盘腿坐在祭坛前,双目紧闭,身上的概念属性在雾中不断消散,又不断重组,“元初之雾只接纳‘无求’的意识,就像平静的水面才能映照天空。”
王胖子深吸口气,把工兵铲插在地上:“行,咱就试试!反正老子啥大风大浪没见过,还能被团雾给唬住?”他学着爷爷的样子盘腿坐下,努力放空思绪,可没过片刻就忍不住睁眼:“不行不行,脑子里全是烤全羊!”他灌了口随身携带的可能性酒,酒液在喉咙里化作股清凉的气流,混沌的杂念果然消散不少。
吴迪握住青铜镜,让混沌棱镜与自身意识同步,逐渐剥离“探索者”“玄鸟传人”等概念标签。当最后一个标签消散的瞬间,他感到种前所未有的轻盈,仿佛化作了元初之雾的一部分,能清晰地“感知”到周围所有未成形的概念——那团闪电不是“力量”,而是“能量的流动”;那汪火焰不是“温暖”,而是“粒子的振动”;连元核的旋转,都只是“存在的基本律动”,无关善恶,无关利弊。
他缓缓走向祭坛,元核的幻影在他面前彻底消散,露出纯粹的混沌能量。当指尖触碰到元核的刹那,无数前概念的碎片涌入意识——不是信息,不是知识,而是种“万物同源”的直觉:归墟的海水与星蝶岛的花蜜本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振动,玄鸟族的翅膀与星龙族的龙鳞源自同一套存在密码,甚至他与王胖子、与混沌之母、与所有见过或未见过的文明,都在元初之雾中共享着最本源的“存在之质”。
“共生的本质,是‘记起我们本是一体’,”吴迪的声音在雾中回荡,元核突然爆发出柔和的光芒,祭坛上的未成形概念开始流动,在雾中织成道“本源之桥”,“所有的差异,都只是元初之雾的不同戏法。”
王胖子和星龙族首领顺着本源之桥走来,他们身上的概念标签也已淡化,眼神中带着同样的清明。王胖子拍了拍吴迪的肩膀,没有说话,却有股“无需言语”的默契在三人之间流动——就像元初之雾本身,无需概念,却能传递最本质的连接。
元核的光芒越来越盛,照亮了元初之雾的尽头——那里有片“绝对虚无”,却又在虚无中闪烁着无数“存在的火花”,每个火花都是个即将诞生的新宇宙,每个宇宙都孕育着新的概念与文明。“是‘太初奇点’,”爷爷的影像出现在桥的另一端,他的形态已经与元初之雾完全融合,手中的航海日志化作颗微小的火花,“元初之雾的源头,所有存在的起点与终点。那里没有共生,因为‘生’尚未诞生;没有存在,因为‘在’还未成形。”
影像中的爷爷将火花抛向太初奇点,奇点突然脉动,无数新的火花从虚无中涌出,顺着本源之桥流向他们。“去看看吧,”爷爷的声音带着最后的期许,“看看存在最初的样子,看看共生最本源的冲动。”
王胖子捡起颗飘到面前的火花,火花在他掌心化作粒青稞种子,却比潜能之野的任何种子都更纯粹。“老吴,走了!”他把种子揣进怀里,“太初奇点听着就够带劲,说不定那儿的火花能种出宇宙那么大的青稞,结的麦穗能当船帆!”
吴迪的青铜镜此刻完全融入元初之雾,却在意识中留下道“本源印记”,让他们能在绝对虚无中保持自我。爷爷的船缓缓驶上本源之桥,船身的玄鸟纹在元核的光芒中不断分解又重组,最终化作道流动的光带,与桥身融为一体。
前方的太初奇点越来越近,那片绝对虚无中的火花呈现出奇异的“既在又不在”的状态——它们尚未被“存在”的概念定义,却已蕴含着成为一切的可能。吴迪知道,这趟旅程将抵达所有探索的源头——或许会见证概念的诞生,看着“有”从“无”中走出;或许会目睹第一个共生的瞬间,感受差异从同一中分离;或许连“时间”与“空间”,都只是奇点爆发时的偶然产物。
但他并不惶恐,因为元初之雾的记忆在意识中流淌,本源之桥的光芒在脚下延伸,王胖子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曲调里混合着归墟的浪涛、星蝶的振翅、龙谷小镇的风声,这些声音在元初之雾中化作最本源的“存在之歌”。元核的光芒在身后渐远,却在太初奇点的边缘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证明着他们曾来过,曾触摸过概念诞生前的混沌,曾记起过所有存在本是一体的真相。
爷爷的船穿过元初之雾的边界,驶入太初奇点的火花海洋。吴迪站在船头,望着那些既在又不在的存在之种,突然明白,所谓的“终极探索”从来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永远保持着“好奇”的冲动;所谓的“共生”,就是在这趟从“一体”到“差异”再到“更高层次一体”的旅程中,始终记得回头看看同行的伙伴,记得彼此眼中闪烁的、同样的火花。
那艘承载着本源记忆的船,带着他们,朝着那片孕育所有存在的太初之始,继续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