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0章 天墓无极(125)(第3页)
苏清鸢立刻联系国家海洋局和军方,请求支援。三天后,一支由科考船和军舰组成的联合队伍抵达南沙群岛,对深海基地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在基地的实验室里,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实验记录,记录显示“深海之眼”的余孽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海洋生物破坏南海的生态环境,之前的低频脉冲干扰鱼群、变异夜光水母都是他们的“实验成果”,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破坏生态环境,削弱远古封印的能量,从而再次唤醒远古海神。
“这些人真是疯了!”陈九爷看着实验记录,愤怒地说,“为了达到目的,竟然不惜毁掉整个南海的生态,他们就不怕自己也葬身于此吗?”
苏清鸢将实验记录整理好,递给国家海洋局的官员:“这些记录很重要,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深海之眼’的阴谋,还能为后续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方案,防止他们再次进行类似的实验。”
在联合队伍的帮助下,南海的生态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在南海的各个重要海域设立了“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非法的捕捞和实验活动;同时,还建立了一支“南海生态应急队”,由科学家、军人、鲛人和渔民组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鲛人与人类交流中心”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南海生态的改善和鲛人与人类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学习,甚至有不少国外的科研机构提出了合作申请。苏清鸢和林深趁机开展了“南海生态研学项目”,邀请国内外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来到南海,亲身参与海洋保护工作,了解鲛人的文化和历史。
一天,交流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渔民代表。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海洋保护经验,也分享了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座谈会上,一位来自菲律宾的老渔民说:“我们的渔民和南海的渔民一样,世代靠海为生。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越来越少。看到南海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了希望。我们希望能和你们合作,共同保护这片海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有鱼可捕。”
苏清鸢深受感动,她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南海生态合作倡议”,递给各国的渔民代表:“南海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愿意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技术,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制定出适合整个南海区域的生态保护方案,让这片海域永远充满生机。”
各国渔民代表纷纷在倡议上签字,承诺将共同参与南海的生态保护工作。银纹鲛人也通过翻译器表达了鲛人的意愿:“鲛人愿意与所有热爱海洋的人类合作,共享南海的资源,共同守护这片蓝色的家园。”
接下来的几个月,南海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南海生态合作倡议”的推动下,周边国家纷纷加强了对本国海域的生态保护,非法捕捞和污染行为明显减少;“南海生态应急队”成功处理了多次生态异常事件,包括一次小规模的石油泄漏和一次赤潮预警;“南海生态研学项目”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海洋保护人才,他们中的不少人毕业后选择留在南海,成为了生态保护的新生力量。
苏清鸢站在交流中心的人工海域边,看着孩子们和鲛人一起在水中嬉戏,心中充满了欣慰。林深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咖啡:“刚收到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准备将南海的生态保护模式作为全球海洋保护的范本,邀请我们去纽约做报告。”
陈九爷也走了过来,笑着说:“老吴他们护渔队最近又有新发现,在东沙海域发现了一群中华白海豚,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说明咱们的生态真的恢复了。”
苏清鸢接过咖啡,看着远处海面上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金色的光带。她知道,南海的生态保护之路还很长,“深海之眼”的余孽可能还在某个角落伺机而动,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她也相信,只要鲛人与人类始终团结一心,只要每一个人都能为这片海洋贡献自己的力量,南海就永远不会失去生机。
银纹鲛人游到岸边,用爪子在沙滩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像是在描绘南海的轮廓。苏清鸢蹲下身,在弧线的旁边写下“守护”两个字。夕阳下,沙滩上的鲛文和汉字相互映衬,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共生与守护的故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海面上,一条蓝鳍参跃出水面,身后跟着一群幼鱼,它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如同跳动的火焰。苏清鸢知道,这个故事还会继续,南海的每一寸海域,每一条鱼,每一朵珊瑚,都将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而她们的守护,也将如同这永不熄灭的火焰,在南海的每一个角落,永远燃烧下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邀请函送达时,南海正迎来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雨丝落在交流中心的人工海域,激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几只小鲛人顶着海藻编织的“小伞”在水面嬉戏,尾鳍拍打水花的声音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苏清鸢拿着邀请函站在窗前,指尖划过“全球海洋保护典范”的字样,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永暑礁深海基地的实验记录还压在抽屉里,那些未被抓获的“深海之眼”骨干,像一根刺始终扎在她心头。
“要去纽约做报告?这可是大事!”陈九爷拿着刚烤好的鱼干走进来,脸上满是骄傲,“咱们南海的保护经验能让全世界看到,以后肯定有更多人来帮忙。”
林深正调试着新升级的监测系统,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覆盖了整个南海海域:“我已经把三线洄游的最新数据整理成了三维模型,到时候在联合国展示,直观又有说服力。不过……你真的要带沧溟杖和海灵之心去吗?这两样东西太重要了,离开南海可能会有风险。”
苏清鸢摩挲着海灵之心,珠子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带上它们更有说服力,而且我总觉得,‘深海之眼’不会甘心看着我们在联合国发声,说不定会在纽约动手。有沧溟杖和海灵之心在,至少能应对突发情况。”
出发前一天,银纹鲛人特意带着鲛人族的“海灵信物”赶来——那是一枚用千年珊瑚雕刻的鱼形吊坠,据说能在危急时刻唤醒附近的海灵之气。“我不能离开南海,但这枚信物能帮你,”银纹鲛人将吊坠挂在苏清鸢脖子上,“如果遇到危险,捏碎它,我会感应到。”
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厅内,当苏清鸢展示出南海三线洄游的三维模型时,全场响起了惊叹声。模型中,三条蓝色的鱼群路线如同血脉般贯穿南海,沿途的珊瑚礁、浮游生物、甚至远古封印的能量场都清晰可见,每一个数据都在诉说着南海生态的复苏。
“我们用了三年时间,不仅恢复了断裂的三线洄游,更建立了‘人类-鲛人-渔民’的共生保护模式,”苏清鸢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南海的故事证明,只要尊重自然、团结协作,再破碎的生态也能重焕生机。”
就在这时,会议厅的大屏幕突然黑屏,紧接着,画面切换成了一个戴着黑色面具的男人。男人的声音经过电子处理,冰冷而沙哑:“苏清鸢,别以为你们赢了。南海的生态只是暂时恢复,只要‘深海之眼’还在,你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现在,游戏开始了。”
屏幕上出现了三个实时画面:纽约港的一艘货轮上,几个蒙面人正将一个黑色装置安装在船体底部;南海黄岩岛监测站,能量警报突然响起,绿色的荧光再次出现在海面上;更令人心惊的是,交流中心的人工海域,几条小鲛人被不明装置困住,正在水中挣扎。
全场一片哗然,苏清鸢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立刻拿出通讯器,联系林深:“黄岩岛怎么回事?交流中心的鲛人怎么样了?”
林深的声音带着焦急:“黄岩岛出现了和永暑礁一样的绿色荧光,是变异的夜光水母!交流中心的人工海域被一种透明的能量罩困住,小鲛人出不来,我们正在想办法破坏能量罩!”
“纽约港的货轮上有黑色装置,可能和水母变异有关!”苏清鸢一边说一边冲向会议厅外,“我现在去纽约港,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小鲛人和黄岩岛的生态!”
刚跑出联合国总部,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女人突然拦住了她。女人大约三十岁,眼神锐利,腰间别着一把特制的手枪,胸前的徽章上刻着“国际海洋安全署”的字样:“苏清鸢小姐,我是国际海洋安全署的陆薇,奉命协助你处理‘深海之眼’的事件。纽约港的货轮已经被我们盯上了,跟我来!”
陆薇的车开得飞快,一路上她快速介绍情况:“国际海洋安全署追踪‘深海之眼’已经五年了,他们在全球多个海域进行非法实验,这次在纽约港安装的装置,是用来远程控制南海变异水母的信号发射器。只要毁掉这个装置,就能切断对水母的控制。”
抵达纽约港时,那艘货轮已经准备起航。陆薇带着苏清鸢从货轮的备用通道潜入,船舱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她们在货轮底部找到了那个黑色装置,装置连接着复杂的线路,屏幕上显示着与南海黄岩岛对应的坐标,绿色的信号正在不断闪烁。
“必须在货轮起航前毁掉它!”陆薇拿出工具,开始拆卸装置的外壳,“这个装置有自爆程序,一旦被强行拆卸就会爆炸,我们需要先破解程序。”
苏清鸢握住海灵之心,珠子突然发出强烈的蓝光,与装置屏幕上的绿色信号产生了对抗。“海灵之心能干扰它的能量信号!”苏清鸢惊喜地说,“我用海灵之心牵制能量,你趁机破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