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3章 归墟迷途(68)(第3页)
玄渊阁的银杏黄了第三回时,九州的风里都裹着股热闹的气息。青石板路上晒着各地送来的特产:听风原的麦饼还冒着热气,熔火谷的铁饰泛着暖光,厚土原的土坯小摆件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灵脉符号,雷泽的铜丝风铃挂在檐角,风一吹就发出“叮铃”的响——这是灵脉共生会成立后的第一个“灵脉节”,各地的灵脉使者都要到玄渊阁来,分享这一年和灵脉相处的故事。
阿音抱着珊瑚碎片跑在最前面,发间别着阿风送的风车发簪,风车转得飞快,带起的风把银杏叶吹得打转。她刚拐过回廊,就撞上了个熟悉的身影——阿埂正蹲在石阶旁,手里攥着块刚从厚土原带来的湿土,土块里嵌着颗小小的固根草籽,他正小心翼翼地把土块埋进玄渊阁的花池里。
“阿埂哥哥!你怎么在这儿躲懒呀?”阿音凑过去,珊瑚碎片贴近花池,泛着淡淡的土黄色光,“土脉在说‘喜欢这里’,它想让固根草在这里扎根呢。”
阿埂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我怕人多,先过来给土脉找个‘临时家’。这一年它帮着补了三次田埂,我带它来玄渊阁看看,让它也见见其他灵脉。”正说着,檐角的风铃突然“叮”地响了一声,不是风动,是风铃上的铜丝自己颤了颤——阿雷举着缠满铜丝的木杆跑过来,身后跟着阿焰,阿焰手里拎着个铁盒,里面装着刚打好的小铁铃,每个铃身上都刻着不同灵脉的图案。
“阿音!阿埂!快来看!”阿雷把木杆举到风铃下,铜丝和风铃一碰,雷脉的淡紫色光顺着铜丝爬上去,风铃瞬间响起一串清脆的声,“我发现雷脉能和铜器共鸣,这样以后不管离多远,只要风铃响,就知道我在想它啦!”
阿焰打开铁盒,里面的小铁铃泛着暖橙色光:“我给每个使者都打了一个,火脉说‘要和大家的灵脉做朋友’,铃身上的图案是灵脉自己选的——你看这个,归墟的珊瑚纹,雷泽的闪电纹,都在上面呢。”
阿忆抱着水晶盒走过来,盒里的忆晶碎片正映着各地灵脉的画面:归墟的珊瑚林在唱新学的调子,听风原的风团带着小树叶绕着风车转,熔火谷的火焰在铁砧旁跳着舞。“我整理了这一年的灵脉记忆,等会儿给大家看。”他指尖划过水晶盒,碎片里突然闪过一道淡灰色的光,画面里的珊瑚林调子顿了顿,风团的速度慢了半拍,“咦?怎么回事?”
阿音的珊瑚碎片突然也颤了颤,原本连贯的银纹断了一瞬,她脸上的笑容淡了:“珊瑚林说‘唱不准了’,它刚才想跟着风铃的调子唱,却总慢一步。”阿埂赶紧摸了摸花池里的土块,土块里的固根草籽没了动静,他急得声音都变了:“土脉也没反应了!它刚才还在和我说话,怎么突然就‘安静’了?”
林小满举着画板匆匆赶来,帆布上的灵脉图泛着微弱的光,原本交织的十二族灵脉线条,此刻像被拉松的弦,彼此间的距离变远了些,旁标注的“共鸣弱”符号闪得很轻,没有警报,只有种“生疏”的感觉:“灵汐镜解读出来了!不是危险,是灵脉之间‘好久没见’,共鸣频率对不上了。这一年大家都在各自的地方陪灵脉,灵脉们没机会互相熟悉,就像朋友久了不见,说话会变生一样。”
“那怎么办呀?”阿风举着小风车跑过来,风车扇叶上的风脉气息弱了些,“风脉刚才想和雷脉的铜丝玩,却没跟上节奏,它都有点难过了。”
泥空空拄着分浊剑走过来,剑身上的金纹映着灵脉图,他笑着摸了摸阿音的头:“别急,玄渊阁后山有个‘共鸣台’,是当年八族先祖建的,专门用来让灵脉互相校准频率。你们这些小使者,带着各自灵脉的信物,一起去共鸣台,让灵脉们‘见个面’,聊聊天,共鸣自然就回来了。”
赫力站在回廊下,手里拿着张泛黄的图纸,是先祖留下的共鸣台结构图:“共鸣台中央有光脉核心的分支,能放大灵脉的气息。你们按灵脉的属性站在对应的位置,把信物放在台边的凹槽里,用心和灵脉说话,让它们知道‘朋友来了’,很快就能校准。”
一群人跟着赫力往后山走,共鸣台藏在一片竹林里,是个圆形的石台,台边有十二个凹槽,对应十二族灵脉,中央的光脉分支像朵半开的花,泛着柔和的白光。阿泽和阿雪先站到水脉和冰脉的位置,阿泽的水脉珠放进凹槽,银纹顺着凹槽蔓延;阿雪的冰脉护符刚放进去,冰纹就和银纹缠在了一起,像久别重逢的朋友。
“该我们啦!”阿风拉着阿雷跑到风脉和雷脉的位置,他把小风车放进凹槽,风脉的淡青色光立刻飘了出来,绕着凹槽转了圈;阿雷把铜丝木杆放进去,雷脉的淡紫色光顺着铜丝爬出来,和青色光一碰,空中响起一串“叮铃”的响,像在打招呼。
阿焰和阿埂站到火脉和土脉的位置,阿焰的小铁铃放进凹槽,暖橙色光跳出来,落在土脉的位置;阿埂把湿土块放进凹槽,土黄色光从土里钻出来,和橙色光缠在一起,花池里的固根草籽突然冒了芽,顺着石台的缝隙往上长。
阿音抱着珊瑚碎片站在水脉旁,碎片放进凹槽,归墟的银红色光飘出来,和水脉的银纹一碰,空中浮现出珊瑚林的影子,影子里的珊瑚正轻轻摆动,像是在唱歌;阿忆把水晶盒放在中央的光脉分支旁,忆晶的碎片散开来,映出各地灵脉的画面,画面里的灵脉都朝着共鸣台的方向,像是在赶路。
林小满站在木脉的位置,把画着双生林的画板放进凹槽,木脉的绿色光从画板里飘出来,缠上固根草的嫩芽,嫩芽瞬间长到半尺高,开出了小小的白色花朵;其他赶来的灵脉使者也陆续站到自己的位置,把信物放进凹槽——青岚林的树叶、落石岭的石片、灵翼山的羽毛,十二族的灵脉气息在共鸣台上方汇聚,像一团七彩的云。
“用心和灵脉说说话吧。”阿泽轻声说,他闭上眼睛,水脉珠的银纹变得更亮,“告诉它们,我们都在,大家一起玩。”
阿音闭上眼睛,对着珊瑚林的影子轻声哼起熟悉的调子:“珊瑚林,别着急,雷脉的铜丝在等你一起唱歌,风脉的小风车会帮你打拍子。”她的声音刚落,珊瑚林的调子就变得流畅起来,和雷脉的铜丝声、风脉的风车声合在了一起。
阿埂摸着土块里的固根草,小声说:“土脉,火脉的小铁铃很暖和,你靠过去一点,别害羞。木脉的小草也想和你做朋友,你们可以一起帮玄渊阁的花池松土。”土黄色光慢慢往橙色光那边靠了靠,固根草的根系顺着石台往下扎,和木脉的绿光缠在了一起。
阿雷握着铜丝木杆,笑着说:“雷脉,你看风脉的小风车多可爱,你们可以一起玩‘追光’的游戏,我帮你们数拍子。”淡紫色光和青色光在空中转起圈,铜丝风铃的声音变得更欢快,和风车的“吱呀”声凑成了好听的节奏。
阿焰碰了碰小铁铃,轻声说:“火脉,土脉有点内向,你多主动点,把你的热量分它一点,让它也暖和暖和。”暖橙色光往土黄色光那边推了推,两道光碰到一起时,石台上传来“滋滋”的轻响,土块里的湿气慢慢被烘干,变得更紧实。
阿忆的水晶盒里,忆晶的碎片开始重新组合,映出灵脉们互动的新画面:珊瑚林的枝条和雷脉的闪电一起跳舞,风团带着火脉的火星在麦田上转,土脉的光团和木脉的小草一起补田埂,画面里的灵脉都亮得像小太阳,再也没有之前的“生疏”。 共鸣台中央的光脉分支突然亮了起来,七彩的光顺着分支蔓延,裹住十二族的灵脉气息,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环形的光带,光带里映着每个灵脉使者和灵脉相处的日常:阿音在归墟听珊瑚唱歌,阿风在听风原和风团玩,阿焰在熔火谷帮火脉看火道,阿雷在雷泽引导雷脉落地,阿埂在厚土原陪土脉补田埂……每个画面都温暖得让人心软。
“成啦!”阿音睁开眼睛,珊瑚碎片的银纹变得格外亮,“珊瑚林说‘开心’,它终于和其他灵脉对上调子了!”阿埂也笑了,花池里的固根草开得更艳,土块里的土脉光团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点头。
等大家回到玄渊阁时,夕阳己经把檐角的风铃染成了金红色。村民们己经在庭院里摆好了长桌,桌上摆满了各地的美食:听风原的麦饼夹着蜂蜜,熔火谷的烤红薯泛着焦香,厚土原的杂粮粥冒着热气,雷泽的野果拌着蜜糖,归墟的鲛珠羹透着清甜。
阿雷把铜丝风铃挂在长桌中央,风脉的青色光和雷脉的紫色光缠在风铃上,风铃一首响个不停,像在唱节日的歌;阿焰把小铁铃分给每个人,铃身的光和各自的灵脉气息呼应,凑在一起时,铁铃就会发出“叮”的轻响;阿埂把从厚土原带来的土坯小摆件放在桌上,每个摆件上都刻着使者的名字,土脉的光团在摆件里轻轻跳,像是在打招呼。
泥空空举起碗,里面盛着归墟的鲛珠羹:“以前我们守护灵脉,总想着‘对抗危险’,现在才知道,最珍贵的守护,是让灵脉们也能像我们一样,有朋友,有热闹,有日常。敬我们的灵脉朋友,敬这一年的安稳日子!”
“敬灵脉!敬日子!”所有人都举起碗,碗沿的光和灵脉的气息缠在一起,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小小的光带。阿音坐在阿忆旁边,手里攥着珊瑚碎片,碎片映着桌上的热闹,她突然想起一年前第一次见珊瑚林时,珊瑚还是白色的,现在却红得像团火——原来共生不是灵脉单方面需要守护,是它们和人类一起,把日子过成了想要的样子。
灵脉节的夜晚,玄渊阁的灯笼都亮了起来,暖黄的光裹着灵脉的气息,飘向九州的每个角落。归墟的珊瑚林唱着新学的调子,调子里混着雷脉的铜丝声;听风原的风团带着火脉的火星,在麦田上画着圈;熔火谷的火焰在铁砧旁跳着舞,舞步里藏着风脉的节奏;雷泽的闪电落在雷柱上,光里带着珊瑚林的银红色;厚土原的土脉在田埂下哼着歌,歌声里裹着木脉的草香。
阿音靠在阿泽的肩膀上,看着空中的光带,小声说:“阿泽哥哥,明年灵脉节,我们还要让所有灵脉都来‘见面’好不好?”
阿泽摸了摸她的头,看着远处的星空——星空下的九州,每个灵脉都在好好的,每个村民都在好好的,年轻的使者们在长桌旁笑着聊天,老守护者们坐在一旁,眼里满是温柔。“会的。”他轻声说,“以后每年都来,让灵脉们永远有朋友,永远不孤单。”
夜深时,使者们陆续回房休息,只有共鸣台的光还亮着。十二族的灵脉气息在台上空轻轻转着,像一圈不会散的光,中央的光脉分支泛着柔和的白光,像是在守护这份热闹后的安稳。风从竹林里吹过,带着灵脉的歌声,带着银杏叶的香气,带着长桌上残留的食物气息,在玄渊阁的夜空里回荡。
没有人再去想“下一个危机是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灵脉们能互相陪伴,能和人类一起过日常,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守护的故事,终于从“紧张的战斗”变成了“热闹的节日”,从“奔波的救援”变成了“温馨的相聚”——这不是结束,是共生最美好的开始,是九州大地上,灵脉与人类一起,慢慢走下去的,最踏实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