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老夫要参你一本
邹慎心中纠结不已。
荐?此卷一出,必掀起风浪,引得某些人不满,而自己恐怕也会被卷入漩涡。
不荐?明珠蒙尘,天理难容,更有负这字里行间的一腔赤诚与浩然正气!
挣扎逐渐变为坚定,邹慎目光炯炯,朱笔饱蘸浓墨,在卷首重重画下一个力透纸背的圈。
“也罢也罢,那些人若是叫唤,大不了老夫提前告老还乡!”一股久违的豪气涌上心头,做出决定,心中一下子就舒坦下来。
可到下批注之时,他又是犯了难,思来想去,他的脸上露出一个笑来,朱笔转动间,落下八个字。
——
通过同考官的初筛荐上的数百份蓝签荐卷,被迅速汇总至正、副两位主考官——李仁德与张明哲案头。
本来此次正副主考官是由国子监祭酒李仁德和太学博士刘学瑞担任的。
可偏偏刘学瑞那边出了些事,家中祖母突然亡故,他赶回家守孝去了。
于是周景昭便亲自点了张明哲来担着了。
----------------
初阅已经结束,接下来便是定夺名次的关键时刻。
而决定名次的自然是张明哲与李仁德。
他们两位需要在这些荐卷中,复核定夺,评出高下,并用代表更高等级认可的黄色标签进行批语,最终确定排名。
尤其是那至关重要的前十名,乃至前五魁首。
紫檀木案几上,二十余份贴有黄色标签的朱卷整齐排列。
烛火摇曳,映照着在场每一位考官肃穆或凝重的脸庞。
李仁德端坐主位,指尖轻轻点过一份卷宗,声音沉缓如古井深波。
“诸位连日辛苦。眼前二十余卷,皆经同考举荐、我与张公复核定级,可谓本届菁华。科名有先后,魁首唯一。今日我等便议定名次,务求至公至允,不负圣恩,不负天下士子寒窗苦读。”
他率先将几份卷子推向桌案中央:“老夫观此数卷,根基深厚,气象宏正,颇合圣人之道、经世之要。诸位可先观之。”
他指的是几份风格稳健、挑不出什么问题的朱卷。
这类中规中矩的卷子讨论出了名次,也好定上下限。
房考官们纷纷拿起传阅,低声议论。
“此卷《论“得道者多助”》,开篇立意便得‘道’之精髓,‘王道荡荡’、‘德政惠民’论述精当,文辞雅驯,确有庙堂气象。”一位年长的房考官指着郑文博的卷子颔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