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钱粮店(下)(第2页)

 相比较之下,唯独那铜钱还保留有一丝价值。

 不过即便如此,朝廷因为"缺铜","缺银"以及管理混乱等缘故,同样在时间的长河中,将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铸币权"拱手让出。

 毫不夸张的说,截止到"隆庆和议"之前,铜钱依旧是市面上主流货币的时候,各个地方上的士绅豪强都在铸私钱,就连那远在帝国边陲的蛮夷土司们也不例外。

 "不敢欺瞒陛下,"喉咙上下松动片刻,王实满脸紧张的轻声道:"南边那些规模稍微大点的钱铺几乎都会铸钱,咱们北方的钱铺们倒是少一些.."

 许是怕朱由校因此震怒,对于其中内情颇为了解的王实又赶忙找补了一句:"不过这些钱铺造出来的铜钱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大家伙现在都用银子了,如今已经极少见到这些私造的铜钱了.."

 这也就是"隆庆开关"之后,大量的白银随着海外的商队流入大明,使得粗制滥造的铜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继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否则在大明市场上流通的银钱可谓是"五花八门",性质规格上各不相同。

 早些年的时候,朝廷还象征性的管管,但没用多长时间便听之任之了。

 "最后一个问题,"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校颇有些刨根问底的意思:"依着你刚才所说,这些钱铺彼此间是通过那会票作为在异地支取银钱的凭证。"

 "难道这些钱铺就不怕有人弄虚作假吗?"

 听得此话,王实黝黑的脸颊上顿时涌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诧异之色,暗道朝廷的工部衙门难道连这点"防伪"的本事都没有了吗?

 心中虽然腹诽不已,但王实嘴中的功夫却丝毫不慢:"陛下英明,这些会票不仅拥有各种各样的防伪标识以及数字暗号,而且制作会票的楮纸也是由官府发放。"

 "故此这些年,倒是极少听说有那以假乱真之事.."

 原来如此,朱由校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眼眸中闪过一丝精明,暗道这工部的官员们还不算太蠢,在失去了"铸币权"之后,还知道亡羊补牢,控制民间会票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