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授课(第3页)

  苏长青暂时还没有答应任何一家大学的邀请,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些受邀来参加会议的大学教授们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学生带来,听苏长青讲课。

  所以,好几位教授十分默契地把自己的研究生学生带来了,全部加起来,足有二十几人。

  对于这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青禾县政府自然是十分欢迎的,他们爽快地同意了这些学生参加会议,并且还派出与这些大学教授和学生本人进行沟通,询问他们有没有参与到工业园区的后续建设过程中来,如果有的话,就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人意愿,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青禾县政府这么做,一方面自然是热情好客、尊重人才,另一方面,也有着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把这些人才留在青禾县的意思。

  即便在二十多年后,像青禾县这种小县城,也很难吸引到国内顶尖名牌大学研究生就职工作。

  更别提现在了。

  这年头,别说是青禾县了,即便是临宁市,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在这些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工作考虑范围内。

  对于青禾县而言,哪怕只是硕士研究生,都是特别特别稀少难得的人才。

  更别提更加稀少的博士研究生了。

  即便只能将一个研究生留在青禾县工作,那都是一件值得在青禾县电视新闻上大肆报道的事情。

  若是能够成功吸引到多名研究生留下来参加研究和建设工作,以后再把他们留在当地,那对于青禾县来说,就更是赚大了!

  因此,韩金生特意找苏长青聊过,叮嘱他要为这些学生认真授课,用知识来吸引人才,把这些学生留下来。

  对于这种积极引进人才的想法,苏长青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所以,他精心撰写了几篇演讲稿,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