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领兵之人,纸上谈兵?(第3页)

 赵括迅速改变了廉颇被动防守的战术,转而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被赵军战术突然转变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赵军一路压回了大营。

 但等到赵括率军攻打秦军大营时却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退路已经被秦军截断。没错,秦国人又玩了一出将计就计。

 在听说赵国把将领换成赵括之后,秦昭襄王也迅速进行了人事调动。把白起任命为上将军,全权接过秦军指挥权。白起知道赵括会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才故意上演了这一出败退的戏码,目的就是为了在大营下将赵括击败,但白起还是低估了赵括

 在发现自己被秦军围困后,赵括立刻下令让士兵收集一切能用的资源建造堡垒。秦军数次冲击赵军用木头石头垒成的脆弱防线,但却难以攻下。

 但白起也不急,因为他知道赵军的致命缺点,缺粮。本身赵军的粮草供应就很羸弱,现在出征的赵军不可能携带多少粮食,而且自己又把赵军的后路连带着运粮道路一起截断,赵军不可能撑得了多久。

 但直到46天后,白起才终于收到了攻克赵军营地的战报。这让白起相当吃惊,更让白起吃惊的是。自己出征时明明带了四十万人,在这几十天中居然死伤过半了,

 赵军在被围困的46天中。甚至出现了吃人的现象,但即便是这样赵括依然能组织起反攻。赵括最后带着几万人接连突袭秦军阵地四五次,但奈何都没有成功。

 最后赵括倒在秦军的乱箭之下,剩余的赵军眼看胜利无望。便向秦国投降,这才有了白起坑杀赵军二十万降兵的戏码。长平之战的失败的确是赵括的领军失误造成的,但根本性的原因之中还是有着赵国当时的国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