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小胜一战,这才刚刚开始!

算计易小川,绝非易事。高要太了解这位同来自现代的“老熟人”了——聪明、敏锐,带着一种现代人特有的逻辑思维和警惕性。若是一开始就将这片致命的荆棘林赤裸裸地摆在明面上,易小川绝对会心生疑虑。他那多疑的性格会立刻启动,要么认为这是明显的陷阱而绕道,要么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极端细致的侦查,从而识破荆棘林深处真正的凶险。因此,整个计划的核心,不在于“设置陷阱”,而在于“引导入彀”,在于让易小川自己“选择”走进来。

 

这需要精妙的铺垫和层层递进的心理暗示。

 

第一步,是示敌以“慎”。在前几日的对峙中,高要刻意命令部队加固营垒,增派巡逻队,斥候的活动频率加倍,范围扩大,摆出了一副全力防守、谨防偷袭的稳健姿态。这种姿态既合乎常理,又能潜移默化地给易小川传递一个信息:我高要很忌惮你的骑兵,我采取的是守势,我在害怕你。这种认知一旦形成,便会悄然滋长易小川的轻敌之心,让他认为高要已无计可施,只能被动防御,从而放松警惕。

 

第二步,是“表演”撤退,且要演得真实可信。撤退不能像溃逃,那太假,易小川不会信。他选择在入夜时分生火造饭,让全军饱食,做出为长途行军积蓄体力的姿态。撤退时,队伍保持基本建制,虽显匆忙却序列不乱,甚至故意丢弃一些老旧破损的辎重,营造出一种“战略性转移,意图保存实力,退守最近据点阳平关”的逼真效果。

 

高要很清楚,以易小川的智慧,必然能推断出项羽援军将至、南北合围在即的战略态势。那么,他高要作为弱势一方,“果断”放弃野战,撤向最近的坚固堡垒阳平关,便是最符合逻辑、最无可指责的选择。他要让易小川坚信,自己的行动完全在对方的预料之内。

 

而整个计划画龙点睛之笔,便是这夜色的运用。高要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易小川能想到夜色对双方都是障碍,这一点没错,但这正是高要利用的关键。他赌的就是易小川会因这种“共同的不利”而更加确信他撤退的“真实性”,并会因此低估黑夜所能隐藏的极致凶险。黑夜完美地掩盖了荆棘林深处真正的恐怖——那些在白天阳光下足以让人远距离警觉的、过于茂密、连绵成片、狰狞交错的植被,在火把有限的、摇曳的光照下,只会被当成是寻常的、稍微密集些的路边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