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小胜一战,这才刚刚开始!(第2页)

 

直到骑兵集群依仗速度一头扎入其中,才发现已深陷泥淖,进退维谷,为时已晚。若是白天,易小川的尖兵斥候有极大可能从远处窥见这片地域的异常茂密与地形特质,他的计划便可能功亏一篑。夜色,是这场心理博弈中最完美的幕布。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原本他预设的对手是力拔山兮的项羽,对付那位崇尚正面决战的霸王,自有一套激将、诱敌、疲敌的刚猛策略。但换成了心思更为缜密、同样拥有现代思维模式的易小川,所有的计划都必须做出精细的调整。对付易小川,需要更深的心理博弈和更巧妙的环境利用。这片荆棘林,就是他为他这位“老熟人”量身定做的思维盲区与钢铁坟场。

 

他深入研究过这片地形。此地绝不可用来“固守”。若他一开始就将大军布置于此,无异于自困死地,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对手只需要远远地用火箭进行覆盖射击,秋日干燥,极易引燃这片天然的燃料库,林中大火一起,他这两万余人顷刻间就会化为焦炭,无处可逃。

这片地狱的真正价值,在于“动态反击”和“战术阻截”。只有在敌人主动闯入、阵型已乱、进退维谷之时,它才能化身最可怕的杀戮场,将骑兵依赖的速度、冲击力和机动空间彻底剥夺,并将其最大的劣势——混乱、拥挤和脆弱——无限放大。

 

这一切的谋划能力,并非凭空而来。从一个小小的厨子爬到如今南境之王的地位,他所经历的蜕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尤其是身边汇聚了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这等旷世奇才,日夜耳濡目染,请教学习,甚至争论辩驳,他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维早已非吴下阿蒙。

 

他学会了像萧何一样思考全局后勤与人心向背,像曹参一样注重法令严明与执行效率,像韩信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巧妙运用地形,像张良一样精准地揣摩对手心理于纤毫之间。这些智慧的沉淀,在与易小川的这场对决中,终于完美融合,绽放出致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