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571章 革新(五)(第2页)

 对于朝廷来说,前明藩产分拨之后非但税收没有增加,反倒更加减少了,前明那些藩王贵戚也不可能亲自去下田管理田产收租,一部分王田理论上是归他们所有,实际上是地方官府管辖,官府收税之后再按照藩王宗亲的禄俸拨给相应的数额。

 明末国用困难,朝廷时常拖欠宗亲禄俸,地方官府自然也有样学样,常常扣留藩产宗禄为己用,朝廷和地方官府多少也能从上头捞到一些油水。

 可这些藩产成了官绅豪族的田产,那朝廷就是一分多余的税收都收不到了。

 清廷此番摊丁入亩的省份都是在那些圈占田土最多的地方,若是真能落实下去,清廷的财政收入必然是会有爆炸式的增长的。

 对于红营来说,摊丁入亩却没什么作用,红营和清廷走的不是一条路,是直接把当地的官绅豪族给抹平拆分了,红营也从来没搞过什么徭役,工程水利都是发动军队、再招募青壮百姓修筑,自然也不用按人头收丁银。

 “终究还是老一套”侯俊铖轻声评价了一句,继续往下看,越过一些不太重要的政策,目光落在一条政策上,双目又稍稍眯了眯:“清廷准备开海了?”

 按照报纸上所言,清廷准备松弛自顺治年以来的海禁政策,在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地区设港开埠,允许商贾组建行商、出海通商,允许番船靠岸自由交易、并准许番商在当地建房长居。

 这倒是不奇怪,历史上清廷收复台湾之后,康熙皇帝便颁布了展海令,开放四处口岸通商,四口通商也给清廷带来了大量的银钱流入和关税收入,仅日本一地每年流入清朝的铜料就多达三百多万斤,巨量的贵金属输入也是之后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基础之一。

 “只是有郑家卡在航道上,两口通商,多半怕是得给郑家交了过路费了…….”侯俊铖心中猜测着,历史上清廷之所以施行禁海,就是为了应付卡住东南沿海的郑家,康熙驰禁展海,也是因为清军攻克了台湾、拔掉了郑家这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