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第3页)
江母起先并不理解,质疑道:“可你是个军人!”
楚瑶说:“一码归一码,这是两码事,他干的那些事归警察管,我管不着,而我欠了你们江家的恩情,就要说到做到。”
可后来,江母发现楚瑶不止一次对着家里的一本老相册发呆,说是相册其实总共也没几张照片,江母走过去瞧过几次——翻到的那一页无一例外都是江铮的那张照片,也是相册里唯一一张彩色照片。
他高中的时候时候学校给拍的,参加篮球联赛带领队伍拿了冠军,身穿一套大红色球服,鲜艳张狂,抓人眼球,站在正中间的那个少年个子最高,露出的冷白皮肤与周围同龄男生对比显得有些违和,左勾肩、右搭背,笑得没个正形。
不止如此,有一天村里的小孩聚在一起玩竹蜻蜓,竹蜻蜓恰好就卡在了江家门口的桂花树上,小孩们个头普遍偏矮,根本够不着,江莹看见了从屋里走了出来,出现在他们身后,踮起脚将竹蜻蜓摘了下来,女孩蹲下身,笑意吟吟道:“给,你们的竹蜻蜓。”
谁知,这群小孩却一下子四散开来,一个个抱头乱窜、落荒而逃,仿佛看见了什么洪水猛兽似的,嘴里叽叽喳喳地叫喊着:“她哥哥是人渣”、“败类”、“妈妈说了,她们家没一个好人”、“黑心肝”、“丧良心”、“不得好死”,七嘴八舌的难听词汇冗杂在一起,清晰得足够刺耳。
小孩儿一窝蜂地跑远了,但江莹还蹲在地上,神色黯然,整个人像是失了生机。
这时楚瑶从屋里冲了出来,一把夺过江莹手中那根没有递出去的竹蜻蜓,用力扔在了地上,再用脚去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才,女孩冲出去之前,眼里一闪而过的痛楚,江母坐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
江母毫不怀疑自己对那个眼神的理解是否准确,因为在那一刻,如果面前有一面镜子,镜子里那个妇人的眼神只怕是会和她一模一样。
她笃定地这样认为,在那一刻她们有着共通的情绪,是不忍、是痛心,是想要维护,是心底窜起一股猛烈的冲动,想要不顾一切地跑出去告诉所有人,就算全天下人都不得好死,他也会长命百岁。
这……不由得让江母对楚瑶内心的感情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延伸,她真的只是信守承诺,报答恩情吗?
她的职业和身份又怎么会允许自己对一个罪大恶极、上过通缉令的男人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情呢?
江母其实对楚瑶也有所隐瞒,她没有将她找到的那个笔记本拿给过任何一个人看,而是藏得好好的,谁也不会找到它。
一个是忠诚的军人,一个是爱子的母亲,除此之外,她们还是互相搀扶熬过漫长岁月只为等待一个未知结局的同行者,或者说她们更像是一对在逆旅途中相遇的知音,她们相互依偎、取暖、汲取坚持下去的能量。
尽管对方都是值得信任的人;尽管在年复一年的相处中她们都隐隐感知到了对方似乎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执念和期盼,那些隐晦的,无法描述的,旁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情绪,总能在一个又一个不期而遇的瞬间产生共振,像是在说你并不孤单。
但是她们又极为默契地在无声无息间达成了一个隐秘的共识——越少人知道,他才会更安全。
因而,她们从未就此进行过任何一次沟通,她们甚至于很少在对方面前提及这个人,她们各自守护着各自的秘密,再心照不宣地去守护一个可能属于两人共同的秘密。
然而今天,是这两个女人三年来第一次靠在一起,谈论那个“他”。
楚瑶捏着信封的指节用力到微微泛白,棕黄色的信封上只写了寥寥四字——“楚瑶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