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31章 视死如归(第2页)

 曹植看向皇帝,小心而又带有试探的问道:“陛下,臣此番为五经译解,这个职能是否也要归于这个崇文观内?”

 曹睿看了一眼曹植跃跃欲试的表情,心知曹植又存了不安稳、想做事的心思,随即说道:“崇文观之事,朕也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具体之事,待朕回洛阳后再定。”

 曹植故作平静的点了点头,眉宇间似乎有些失望之意。

 曹睿仿佛没注意到一般,自顾自的笑着说道:“朕先前在东宫之时,皇叔的许多文章朕都熟读,甚至有些还能背诵。”

 “哦?”曹植似乎又来了些兴致,挑眉问道:“臣所作诗文众多,陛下可有喜欢的篇章?”

 曹睿点了点头:“皇叔文才如此之好,朕自然是有喜欢的诗篇,而且两篇都与‘白马’二字相关。”

 曹植微微思考一瞬,也露出笑容说道:“陛下说的是《白马篇》和《赠白马王彪》这两篇?”

 “正是这两篇。”曹睿说道:“无论从文采还是意蕴来说,朕以为这两篇都是皇叔诗赋文章中的首选。”

 对待武将,就要谈战绩、谈军旅、谈功业。对待文人,拉近距离最好的方式,就是聊他最得意的作品了。

 不过曹睿并没有任何勉强之感。以曹植之文才,些许褒扬还是当得起的,曹睿的话也是发自内心。

 曹睿缓缓起身,背着手开始在堂中踱步,嘴里还吟诵着曹植《白马篇》中的句子。

 曹睿一边走着一边扬起头来,仿佛这样吟诵才更有味道些。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见皇帝十分陶醉的背诵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曹植这个作者本人也开始回忆起自己当年写《白马篇》时的心境来。

 白马篇……那是建安十二年的事情了。

 十六岁的曹植在去年随父东征淳于之后,第二次随父出征,而此次出征就是远征乌桓、扫清袁尚袁熙二人的远征。

 在向辽东进军的途中,来自幽州、并州、冀州的骑兵军阵给曹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跨马携弓,奔走长驱,甚至曹植自己都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皇帝的声音还在继续传来:“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随大军翻越卢龙塞,领略燕山之险峻;观张辽用武白狼山,感怀王师之武功。这一切对于十六岁的少年曹植,都是十分刺激而又激荡的。

 白狼山下,乌桓单于在交战中身死之后,漫山遍野都是跪下扔掉兵器的乌桓兵,张辽亲手持着大纛、策马在父亲身后耀功。当日曹军远征而来、大胜已定的欢呼声,似乎还能在自己耳边听到。

 《白马篇》一共也只有十四句,很快就到了尾声。随着皇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话音落地,曹植反倒是一声长叹。

 见皇帝背着手笑着看向自己,曹植从席中站了起来:“陛下亲自吟诵臣的诗作,臣实在惶恐。”

 “臣少年时写下这首《白马篇》,当时所想所感都是幽并骑士的勇武和大军战胜之后的得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