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111章 人情世故(第2页)

 既然大半个天下的士人都信郑学,那朕就偏要培养王学。

 若有朝一日、士人们都成为王学的门生弟子了,曹睿也是不忌讳再捧一捧郑学的。

 学派之争,素来如此。

 告辞了王肃之后,曹睿走出司徒府的大门、骑上白马、朝着北宫的方向缓缓走去。

 坐在马上行了没有几步,曹睿便察觉到了些许不同。

 此前进洛阳城的时候,道路两旁都是旌旗仪仗相伴,而且似乎是直接从洛阳西门通向宫中的。

 在司徒府待了不到一个时辰,原本光秃秃的路边、现在又都是欢迎的仪仗旗帜了?

 曹睿并不死板,大胜归来之时、也是要彰显大魏气象的。些许布置,倒也无妨。

 曹睿侧脸向一旁的卫臻说道:“卫师傅有心了!不过片刻,就在这条路也安排起来了。”

 卫臻笑着拱手说道:“禀陛下,臣刚才在司徒府院中候着,哪里是由臣来做的呢?”

 “此事正是礼部尚书徐宣所为。”

 “徐宣徐宝坚?”曹睿轻轻颔首,转头朝骑马跟在后面的徐宣、笑着看了一眼,接着便继续向北宫行去。

 徐宣看到皇帝略带赞赏的眼神之后,只不过一刹那、几乎全身的骨头都酥了。

 一种说不出是兴奋还是激动的情绪,如电流一般传遍了徐宣的全身。

 徐宣当然是想要得到皇帝重视的,只不过自身反应大了些。

 用力越猛,期许越大,得到正反馈时就越爽。

 汉魏之时的士人,并不以追求官爵功名为耻。恰恰相反,若仅是在书斋读书养望,反倒有时会被视为胆怯、不愿帮扶黎庶的自私之人。

 徐宣辛苦数日,得到一个眼神作为回报,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皇帝仪仗缓缓抵达了北宫南门,宫门外侍立着的虎卫、在见到皇帝仪仗后,提前徐徐推开了厚重的宫门、门轴也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曹睿一身素袍,坐在白马之上,笑意盈盈的看向宫门内站着的一群女眷。

 轻磕马腹越过门槛后,曹睿翻身下马,朝着太皇太后卞氏、和皇太后郭氏二人行了个礼。

 两位长辈虽有许多话想说,却也知趣的没在这时寒暄。

 毕竟,身后还有那么多皇帝的妃嫔等着呢。

 曹睿抬眼望去,不多不少、正正好好是二十一人。

 除了最早的毛嫔之外,剩下的就是太后所选的二十名妃嫔。

 两名婕妤孙鲁班和郭瑶,都在这二十人之内。

 毛嫔位阶最高,入宫最早,因而也作为一众女眷的打头之人,怀中抱着一个小婴儿走向前去。

 这就是曹睿的长子曹启了。

 小婴儿见到父亲,口中兴奋的咿咿呀呀喊个不停,但还不会完整的喊出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