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23章 一箭之恩(第2页)

 全幅甲胄守在一旁的陈表,右手成刀、朝着孙登握刀的手腕轻轻一砍,孙登手中的环首刀就朝着地面掉了下去。

 陈表在后沉声说道:“太子千金之躯,活下去才能与人讲道理。不要迟疑了,速走!”

 孙登无奈,只得被几人护着朝着码头跑去。

 寨中有急智之人并非只有他们几个,见营寨不保,靠近南边的则朝着南面营寨撒腿跑去。靠近北面的,也不约而同的奔向码头。

 孙登和四人刚一上船,船只立刻便脱离了码头,朝着汉水水道中心的方向驶去。

 见船只已走,而魏军追兵在后,一时间,竟有数百人同时跳入汉水之中,一边浮水一边解去身上铠甲,朝着对岸游去。

 吴军之中也不是人人擅长游水,但魏军刀兵在后却做不得假,相比来说,倒是这个宽为一里的汉水,显得更加温柔了些。

 江中来回梭巡的楼船,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襄阳城东的军情。有两艘楼船第一时间迎了过来,却也没靠码头,而是隔着数十步远,在船上朝着南岸的陆上射箭。船上士卒也沿着船体边缘放下绳梯,接引着浮水而来的溃兵。

 魏军和吴军共计一万余人,让襄阳城外的战场显得分外拥挤了起来。小半个时辰后,诸葛瑾见击退无望,也用金鼓声和号旗引着士卒们向更南侧的营寨后退,凭借着厚重兵力和营寨垒墙进行防御。

 并非诸葛瑾不想救,而是实在打不穿魏军的侧面,只能取此下策。

 至于孙登和诸葛恪……

 诸葛瑾不了解孙登,但他绝对了解自家长子诸葛恪。营寨就在码头旁边,就临着汉水,情势危急之下,应也是不至于陷入敌军中的。尽力去救而不能至,与故意不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楼船之上,已经安全无虞的孙登默默朝着南岸望去,眼里满是惆怅。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四人立在孙登身后,也不好再说什么



 虽说这是营寨被破的情急之举,但逃了就是逃了,并无半点解释的余地。而且孙权派给孙登的百名甲士,此刻随着他上船的,只剩八人,其余九十余人的去向还暂不可知。

 眼看着大股魏军涌至码头之上,红色镶黑的将旗下有十余名骑马之人,遥遥望去似在指点着什么。孙登虽然看不清他们面孔,却也能感受出些许得意之情来。

 “元逊兄,让船再靠近些!”孙登压低嗓音说道。

 “太子,恐怕会有危险……”诸葛恪刚说了一句,一旁的孙登瞬时便暴怒了起来:

 “若魏军射箭,你们不会为我持盾吗?你们四人个个贵胄,今日竟比我这太子还要怕死?”

 “速去!!”

 诸葛恪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得领命朝着指挥楼船的都伯呼喊着打起招呼。

 楼船渐近,眼看着到了箭矢的射程,孙登从身侧挂着的箭囊中拿出了一支形制与吴军略微有异的箭矢,又从顾谭手中要过自己的大弓来,张弓搭箭屏息几瞬,羽箭在空气中划过一个平顺的弧度,穿透了魏军的将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