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箭之恩(第3页)
毕竟是孙坚孙文台的亲孙、孙策孙伯符的侄子、吴王孙权的长子,血脉中传承而来的武勇虽然在营寨破时不能帮他撑住战线,此刻却仍支撑着他朝着魏军将旗泄愤。
在孙登之后,他所在的这条离码头最近的楼船上的数十名兵卒,也随着他的箭矢,开始朝着岸上抛射了出去。
码头之上,一众魏军军官和士卒举盾挡下箭矢,仍有几个倒霉蛋身上中了箭,但整体上还是无虞的。
“将军,这……”
而在楼船发箭之前,船上射来的一支箭矢穿透将旗,让牛金身旁的军官们均皆失色。瞧了瞧吴军楼船,又转头看向自家将军,唯恐牛金不快。
牛金嗤笑一声,双目盯着吴军楼船最高之处几人来看,从马侧取来自己的黑紫色大弓,又从箭囊里捻出一支箭来,张弓搭箭便射,未有一丝停顿。
箭矢射出,牛金看也不看,便拨马掉头而走,朗声吩咐道:“速速焚了码头,栅栏放倒、垒墙毁弃,然后弃了此处,全军随本将向南!”
“遵令!”身旁的魏军军官们同时应声,各自执行军令去了。
而此刻楼船上的孙登,却看着那支钉在陈表手中橹盾上的箭矢,愣起了神。若不是陈表持盾护住自己,对面那将射来的羽箭,就要射在自己的面门之上了。
而这支羽箭,与那日夜间射到自己脚下的,竟没有一丝不同……
汉水以北的孙权,面对这个汉水南岸突然传来的讯息,只犹豫纠结了片刻,便下令已经下船集结了的士卒,又重新乘上船来,而后渡过汉水向南。
这已经是最快的结果了。
毕竟孙权本人就在军中,他是吴王,自然可以下达命令。若换成寻常将领,哪怕是近臣如胡综本人,都难以做到这般快速的决策。
北岸吴军上船之时,全琮也从阵中驰马赶来,到了孙权身侧连马都来不及下了,勒住马缰后便大声问道:
“还请至尊示下,今日臣与右将军该如何行事?”
“子璜,北面你来替孤节度!”孙权沉声喝道:“今日据魏军于城北五里即可,不可让其再近!”
“遵命!”
全琮也不啰嗦,亲耳听了孙权命令,拨马便回本阵。遣人与步骘知会了一声,紧接着便结起阵势,朝着北面进发而去。
等孙权率着一万军队到达汉水以南之时,大半个时辰已经过去。牛金所部的士卒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毁去营寨,但迫于要与南边吴军接战,码头一时也难以尽坏,被江上楼船上的吴军下船熄灭了燃起的火焰。
赵俨在城头之上自有调度,眼见着孙权军队接近,便用军鼓朝着牛金通报消息。南边吴军死守营中,兵力也厚重起来,加之今日战果足够,牛金也得以从容退回城中。
只余下匆匆赶来的孙权和诸葛瑾二人,在城下一时相对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