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直接成爆款了(第3页)

毕竟案子最后是三司定性,压了下来,外地人知道的不多。

可这一次,随着戏剧传唱,情况却彻底不同。

戏台上虽然改了名字,说的是什么前朝冤案,犯事的是个楚王。

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听出来这就是改编。

楚王?

呵呵,楚个屁!

这不就是咱们的汉王么!

众口铄金。

汉王的名声,本就不怎么样。

平日里仗着太子撑腰,打人闹事、欺压良善的事情,京城百姓早有耳闻。

只是奈何他是宗室,大家敢怒不敢言。

可如今,这出戏一演,简直像是在民间放了一个放大镜。

舞台上的烈妇与青楼女子,哭天抢地,把宗室作恶,百姓无门伸冤的形象,烙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而一旦代入到现实,再想起汉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百姓心里自然就把那舞台上的楚王,与现实里的汉王重叠在了一起。

结果不到一个月,汉王在民间的名声,几乎臭到极点。

而汉王的名声一臭,牵连最大的,自然就是东宫。

京城的上层圈子,本就消息灵通。

而纨绔子弟们吃喝嫖赌之余,最爱的是传小道消息。

何况太子和汉王关系如何,在长安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所以这出《冤妇伸冤》在勾栏瓦舍唱火之后,此戏的原型,便成了他们新的谈资。

“嘿,你们看见没有?台上那个楚王,不就是汉王么?可别忘了,他背后是谁罩着的?”

“东宫啊!这事儿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要不是有东宫撑腰,汉王哪敢这么胡闹?”

“你小子消息挺灵通啊?”

“那是!我跟你们说啊,当初梁卓案子闹得最大的那几天,我亲眼看见汉王进过东宫三次。嘿嘿,里头的弯弯绕绕,我可不敢多说……”

这些话,本来不过是酒后闲谈。

可纨绔们最爱显摆。

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便传得街头巷尾尽人皆知。

于是,太子也跟着臭了。